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9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快點快點,莫遲到了!”8月15日一大早,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長虹村的村民們便早早出了門,紛紛到村里的益農信息社去“充電”。原來,村民頭一天便得到了通知,上午9點,市農科院專家、研究員張誼膜遠程舉辦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又可以學實用技術,還可以見識遠程學習,以前還沒有體驗過!遍L虹村村民陳仁瓊興奮地告訴記者。
這一天,2019年重慶市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現場培訓工作會在大足區召開。全市38個區縣的農業農村部門、各區縣移動公司相關負責人,“巴味渝珍”電商平臺、郵政服務商代表等200余人齊聚,共同推動益農信息社的持續運營,推進完善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讓農民、農企享受更高效便捷、優化集成的信息化服務。
信息進村入戶怎么進?益農信息社是載體。
據悉,益農信息社分為中心站、標準站、專業站和簡易站4類。其中,中心站建在區縣一級,承擔本轄區益農信息社的管理、指導和資源集聚共享等工作;標準站、專業站和簡易站分別優先選址在公共服務中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商業網點,在提供服務方面各有所長,但建站宗旨一致、服務功能齊全。
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和有持續運營能力等“六有”標準,依托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現有商超、小賣部、農資店、新型經營主體等,重慶市已建成8317個益農信息社。而且,具有重慶特色的“橋梁+碼頭”運營模式在整市推進過程中不斷深化,把“渝益農”平臺打造成為城市農村信息互通的“橋梁”,把益農信息社打造成為城市農村服務往來的“碼頭”,基本構建了線上線下成一體、生產生活全覆蓋的益農服務體系。
自從有了益農信息社,村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在家門口收發快遞、繳納水電氣費,還能把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真正實現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務。
“益農信息社就像‘多啦A夢’,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大足區中敖鎮加福社區村民楊春說,益農信息社給了她很多生活上的便利,快遞再也不用去鎮上拿了,車險社保一站式搞定了。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智慧農業和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益農信息社囊括了“公益、便民、電商、培訓”四大服務,匯集教育、醫療、就業、社保、氣象等部門信息,集聚了電商、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社會資源,一站式“打包”,實現“村民不出村,便能辦成事”“進一家門,辦百樣事”。
位于大足區中敖鎮的最憶小橘百城果業有限公司益農信息社是一個專業站,依托柑橘種植基地建設,電子商務體系較為完善,擁有自己的公眾號、小程序、“1688批發平臺”以及由300多名成熟微商組成的全國銷售團隊。信息員吳呂利用周邊村民來基地上班的時間,宣傳益農信息社及其功能,發動大家將家里的“土貨”拿到平臺銷售。目前,已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增收20余萬元。
長虹村益農信息社則是一個標準站,與袁隆平重慶院士專家工作站、重慶農科院大足分院、西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基地等建在同一個地方,科研教學實力雄厚。該信息社根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扶貧產業培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宣講等培訓需求,邀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市農科院、市(區)農業專家等前來舉辦種養技術、就業技能、水稻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講座10多場,深受歡迎。
而在秀山縣,君勇農業專業合作社益農信息社與三果云公司合作,帶動周邊老百姓種植優質南瓜550畝,由三果云公司負責訂單銷售,為種植戶戶均增收3000元。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智慧農業和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已組織集中大型活動600余場,提供公益便民服務超過15萬次,舉辦各類培訓4萬人次。同時,發展農村電商成為信息進村入戶的重要內容,“巴味渝珍”“三果云”等電商服務平臺相繼入住,在大足、石柱、城口以及多個深度貧困縣開展購銷對接,簽訂了多種農產品購銷協議,上線企業698家、產品1684個,帶動貧困區縣農產品銷售1100余萬元。
為促進益農信息社持續運營,共建共享,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入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重慶要求各個區縣在繼續建好益農信息社的基礎上,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日常運營上來,探索形成長效的經營模式和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集聚資源、完善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手段、強化日常管理,提升服務功能和水平,并根據相關工作部署,逐步開展項目驗收工作等。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勇表示,全市的農村“信息高速公路”已基本修通,要“把車開起來”,將服務延伸到村、信息精準到戶,相信隨著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的深入推進、“互聯網+”集成能力的持續輸出,全市的益農信息社平臺將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插上有力翅膀。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