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夏末秋初,山西晉中林沃豐農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辦人程永祥望著果實累累的核桃樹、紅棗林,臉上的笑容收不住。
他對記者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核桃、紅棗產量能翻倍,果品質量和賣相也好了很多。這些變化,得益于省里的提質增效項目。
老程說的“提質增效項目”,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的農民脫貧致富綜合管理項目,針對的是全省干果經濟林產量低、效益差等問題,在核桃、紅棗、仁用杏、花椒、沙棘、連翹等干果經濟林重點縣和基地縣開展。
山西省經濟林管理總站是項目具體實施單位。他們圍繞建設干果園區,著力推進經濟林產業栽培品種化、果農合作化、生產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帶動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
同樣的收獲季節,同樣的信心滿滿。
嵐縣別樣紅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茂林承包種植了2700多畝沙棘林,也是提質增效項目的受益者。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株沙棘按7.5-10公斤純果計算,每畝110株,每畝最低可產750公斤,按照去年的價格,每公斤7.3元,每畝保底可以收入5400多元。這可比種莊稼收入高多了。
為了把這個農民得益、國家得綠的項目實施好,山西省經濟林管理總站全員參與,站領導帶隊,技術人員包縣,開展全程技術指導。
據調查,項目實施3年來,核桃畝產量由60公斤左右提高到100公斤以上,增產率達到67%;紅棗畝產量由28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增產率達到79%。老程的專業合作社更是效益明顯,通過提質增效綜合管理,7年生核桃樹畝產干果400公斤,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在晉中市靈石縣,記者遇到了在這里調研的山西省經濟林管理總站站長申歌聞。他說,為了實現“五化”精準發力,全省已組建專業技術服務隊831支13676人,每年組織技術培訓900多次、培訓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和林農8萬余人次。
靈石縣經過規模栽植、補植撫育、產業提升3個發展階段,核桃產業走上快車道,成為農業支柱和富農大產業。到2018年底,全縣核桃栽培面積超過30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7萬畝,核桃產量1300萬公斤。核桃經濟林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有力地促進了靈石經濟發展,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有效發揮了林業產業在生態建設中的拉動作用,實現了增綠與增收并重、生態與經濟雙贏。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被山西省納入林業生態扶貧“五大”聯動項目,通過連續實施,實現了貧困縣貧困戶項目管理全覆蓋,惠及貧困戶20.4萬戶,惠及貧困人口51萬人。貧困戶共實施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94.9萬畝,人均實施1.86畝,以核桃每畝增產10公斤、每公斤按12元計算,每戶每年增收558元。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