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桑葚、櫻桃、枇杷、桃子、李子等水果成熟期間,每天都有數百人來到果園賞花、拍照,采摘。”每當看著自家果園的水果豐收,重慶的果農馬小英就難掩喜悅。
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川主社區北嶺山,遠望生態果園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一陣微風吹過,清爽的果香味撲鼻而來。走近細看,大的桃、小的李、紅的花在陽光輝映下十分誘人。誰曾想,也就是幾年時間,雜草叢生的荒地換了新顏,變成如今的生態園。
2012年,得知家鄉要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馬小英決定返鄉創業。在父親和丈夫的支持下,她承包了當地1200余畝荒山田地,創建了生態農業公司,種植桑葚、櫻桃、枇杷、李子、梨、桃等17類果樹。
馬小英介紹,公司按照“發展綠色產業,致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促進農業轉型、鄉村振興、農民致富。
公司還通過入股基金分紅的方式,吸納了40戶貧困戶入股,每戶入股5萬元參與分紅,每年戶均分紅3000元。另外,公司還參與村集體經濟建設,引入三河鎮蠶溪村資金30萬元,每年分紅1.8萬元。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已經先后實現65個貧困村、5.03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15.7%降為2.6%。隨著生態旅游、康養產業的發展,當地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今年上半年,重慶市政府批準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我們在這里干活,70元一天,既可以打工掙錢,也方便照顧家庭,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臨近中午,從果園扛著鋤頭收工回家的村民陳世會高興地說。
在馬小英的果園,像陳世會這樣的務工村民有40位,其中建卡貧困村民25位,每年支付務工村民的工資50余萬元,務工村民年增收1萬元以上。
為了發展生態農業,果園堅持使用農家肥。在果園道路兩側,記者看到了堆積成小山的菌包料、牛糞、菜籽餅等農家肥料,十幾名務工人員正在施肥、除草。果園還利用太陽能滅蟲燈,通過技防避免使用農藥。
為了在園區打造出花香步道,馬小英與家人還特意跑到云南選購了向日葵、美人蕉、玫瑰等花卉,栽種在園區近20公里長的步行道和車行道兩邊。
接下來,她的心愿是建設農產品展示廳、農耕文化展示廳、農耕文化體驗區,目的是讓更多城里人感受大山、農田的魅力。
山腰間,成片的梨樹和李子樹生機勃勃。步行道與車行道兩旁,玫瑰花、向日葵隨風擺動。昔日雜草叢生的北嶺山變成了如今的生態園,沉寂多年的小山村充滿生機與活力。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