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01 作者:佚名 來源:河北新聞網
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繁榮鄉村文化相融合,通過在人居環境整治中加大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形成文化事業惠農與文化產業強縣的互促互動。近年來,河北香河以“建設施、組隊伍、推活動”為具體措施,構筑起“以文惠民、以文聚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樂民”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而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香河縣安平鎮堡上村,歷史上曾是一個與北京通州小屯村接壤的“偏遠村莊”。2017年,該村跨入“全國文明村”先進行列,成為安平鎮乃至香河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路面整潔,綠樹成蔭是堡上村給人的第一印象。近年來,該村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村民自覺當好“美麗鄉村”清潔員、養護工和美容師,立足村街實際,完成了改水、改廁、改墻、改巷、改污水等工程。為農家書屋購置圖書2000余冊,為文娛室配置電腦、投影儀、幕布、音箱等文體器材,新建文化休閑廣場220平方米,購置健身器材6套。村民還自發組建廣場舞隊伍、戲迷協會,在節日期間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相繼組織開展了“爭做文明村民”象棋大賽、“人人講文明”戲迷大家樂。村委會院內,圖書室、文娛室、村民大舞臺一應俱全。文化廣場上,年過花甲的老人帶著孩子在健身器上鍛煉身體;由嶄新的閱報欄、醒目的善行功德榜、繪有村名由來和移風易俗內容的文明櫥窗和宣傳展板等組成的文化長廊,將美麗宜居、文明和諧的安平畫卷定格于此,成為新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其實,堡上村只是香河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香河以“建設施、組隊伍、推活動”為具體措施,構筑起“以文惠民、以文聚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樂民”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成了以文化藝術中心為龍頭、綜合文化站為樞紐、文化活動室為陣地的高標準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成30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農村文化大院300個,宣傳欄300個,農村文化活動場所300個,廣播室300個,實現了縣域“全覆蓋”。
扶植幫助村街組建各具特色的業余活動隊伍,目前全縣已建成27個群眾文化輔導基地,各種形式的花會、秧歌表演隊伍100多個,戲迷協會等基層文藝社團30余個,各種體育隊伍40多支,農村文化戶1萬余戶,常年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的農民3萬余人。
該縣還大力推動縣、鎮圖書館總分館建設,9個鎮級綜合文化站先后掛牌,重點打造淑陽、安平、平安、鉗屯4個總分館試點;183個村街綜合文化中心達到省級建設標準。同時,借力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街道兩側建設道德文化墻,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涌現出20多戶省市“十佳”美麗庭院、“百優”美麗庭院。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姜文云、全國最美家庭艾寶君牽頭組建的186人的美麗庭院宣傳隊,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傳播家庭美德,弘揚家風文化,使最美家庭和美麗庭院示范戶成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
蔣辛屯鎮北李莊村有著傳承多年的景泰藍制作工藝,在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又完成天然氣入戶、給排水地下管網改造、路面硬化,每家每戶建成仿古門樓,傳統農村文化氣息濃厚,村街面貌整潔一新。在此基礎上,該村引入理念先進的鄉村民宿建設,并興建“李家大院”,以此為起點,配套建設竹林書屋、溪邊垂釣、露天營地、兒童樂園,林中小憩、菜園勞作、景泰藍DIY等項目,為游客帶來驚艷的田園綜合體驗。
近年來,該縣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為目標,順應城市化發展的形勢,充分挖掘現有文化資源,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拓文化產業市場,使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文化產業品牌效益逐年提高,為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提供支撐。同時不斷加強軟環境建設,在資金、政策、土地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發展給予支持和引導,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相關標簽:香河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