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7 作者:佚名 來源:上海市政府網站
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待涇村新近引入了一批新項目,包括酒店、民宿、農業嘉年華等,總投資超過10億元;在廊下郊野公園,一期20多個特色基地漸成氣候的同時,二期也啟動了7個示范點的建設,未來面積將擴容近4倍……
如今在滬郊金山,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生產、生活、生態進一步融合,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到了生動演繹。
生態美麗帶來“真金白銀”
昨天,位于金山朱涇鎮的“花開海上”生態園里,1萬多株浮于大小水面上的睡蓮已進入了賞花期。今年上半年,這座生態園的游客接待人次,至少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左右。
占地600畝、四季有風景的“花開海上”生態園,是朱涇鎮待涇村最早引入的一個大型產業項目。“作為上海市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如今,待涇村的生態好了、風景美了,產業興旺之路也越走越寬。”朱涇鎮黨委書記李士權介紹,鎮里最近簽約引入了藍城等四五個企業集團,預計未來兩年將在待涇村再投入10億元,打造酒店、民宿、農業嘉年華等一系列項目,而村里也將以120多畝集體建設用地作價入股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機制。
“鄉村振興,最關鍵的是產業興旺、生活富裕,讓老百姓得實惠!”李士權說。這幾年,生態園積極探索與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變“資源”為“資產”,變“農民”為“股民”,變“產品”為“商品”,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更有獲得感。比如,種植苗木的租賃土地租金比同類土地租金高5%;在建設過程中,包括按照園區門票收入的10%返還給村集體;將生態停車位的全部收益歸村集體,用于獎勵出租土地農戶和村集體等。
“現在宅前屋后都變成了一個大公園。”在蔡家樓埭上,57歲的沈明華阿姨告訴記者,這兩年,家門口的綠化、道路、小河越來越漂亮,自己每天都會沿著河兩岸散步、看風景,女兒女婿也更樂意帶著孩子從市區回來度周末了。同時,沈阿姨家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除了一年2000多元的承包地流轉費、每月1200多元的農保養老金,她還為村里幾位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每月可拿到大約3000元的收入,而其丈夫外出打工每月也有3000元左右工資。
郊野公園成“休閑好去處”
160畝天母果園,聽音樂、喝牛奶的桃子一直供不應求;廊下生態園,今年“五一”前三天游客接待人次是去年的3.7倍;中華村農家樂,節假日午飯至少要翻桌兩次以上……作為全市率先開放的郊野公園,廊下郊野公園把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都變成了“看點”和“賣點”,幫助農民一步步實現增收致富。
“當前,郊野公園二期項目正在施工,預計2020年6月完工。”廊下鎮鎮長江菊旺介紹,二期共設計了七處示范點,分別是墨翠煙靄、古木交柯、蝴蝶生境、農林水鄉、藕香榭池、邱移果香和農桑荷鋤。
未來,廊下郊野公園將逐步形成一個“望得見田,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大型游憩空間,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上海后花園”“農村新典范”。
在核心景區廊下生態園周邊,有著各具特色的20余個特色景點。每天,電瓶觀光車穿梭在廊下生態園和中華村農家樂之間;廊下郊野公園運營方則開通短駁車,將廊下生態園、天母果園、板扎獼猴桃、明月山塘景區、琮璞文化苑、青檐版畫藝術中心、星空度假營等幾家基地農場串聯起來,實現整個郊野公園“形散神聚”的效果。
相關標簽:上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