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五味子葉枯病是一種常見病害,廣泛分布于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可造成早期落葉、落果、新梢枯死、樹勢衰弱、果實品質下降、產量降低等嚴重后果。
1.病害癥狀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根據葉片上不同的始發部位及病斑大小可將其分為兩類。①先由葉尖或邊緣開始發病,然后擴向兩側葉緣,再向中央擴展逐漸形成褐色的大斑塊;隨著病情的進一步加重,癥狀逐漸從下位葉片向上位葉片發生,病部顏色由褐色變為黃褐色;病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病葉干枯破裂而脫落,果實萎蔫皺縮。②葉片表面產生許多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小斑,發病后期小斑相互融合成不規則的大斑,其癥狀特點常因五味子的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2.發病規律初步研究發現,五味子葉枯病病因復雜,可能與病菌侵染(Septoriasp.)、結果過多、田間積水、溫度驟變、施肥不當及除草劑的施用等因素有關。調查發現,該病無明顯的發病中心,但距離園區實施噴灌處越近的區域發病越重。另外,溫度的變化也是引發葉枯病的因素,連續高溫后冷空氣突然入侵或天氣連陰驟晴都容易造成葉枯病。
該病多從5月下旬開始發生,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該病的發病高峰期。高溫高濕是病害發生的主導因素,結果過多的植株和夏秋多雨的地區或年份發病較重;同一園區內地勢低洼積水以及噴灌處發病重;在果園偏施氮肥、架面郁閉時發病較重。不同品種感病程度有差異,有的品種極易感病且發病嚴重,有的品種抗病性強,發病較輕。
3.防治技術①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枝蔓合理分布,避免架面郁閉,增強通風透光。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藥劑防治一般在5月下旬噴灑1∶1∶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發病時可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也可選用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