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其干燥成熟的果實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收斂、滋補、生津、止瀉等功效,隨著自然資源的破壞和人工過度采栽,目前中藥市場供不應求,人工栽培前景廣闊,這是一個投資較大,周期長,收益可觀的中藥材項目,因此栽培技術尤為重要。
一、選地整地。育苗地應選擇疏松肥沃,近水源且排灌良好的土地,老參地最好。翻耕后耙細,做成高15厘米,寬120-150厘米的畦施腐熟廄肥10-15千克。定植地除肥沃、排灌良好外,要求坡度小于15度,可按0.8-1.1米距離挖穴,采用半人工栽培時應選擇有支架植物的地塊。
二、育苗移栽。目前五味子以種子繁殖為主,分株扦插為輔。
1、種子育苗:播前將當年收獲的種子用溫水浸種2-3天后,搓去果肉,洗出種子,與3倍濕沙混勻后放在室外自然層積處理。翌年春解凍后移入室內繼續層積,待大部分種胚發育成熟后可播種(約在5月上中旬)。常按行距15厘米開溝條播,覆土2厘米左右,稍鎮壓后蓋草保濕,畝播種量5千克左右。待3-4周出苗時撤去蓋草,并搭設蔭棚(8月下旬拆除),幼苗期要結合松土除草進行疏苗,當小苗達3-4片葉時,按株距5-7厘米定苗,當具5-10片葉時可移栽定植。
2、扦插育苗:早春植株萌動前,剪取二年生枝條做插條,插條截成長15厘米,每條有2-3個節,然后按15×7-10厘米行株距插入苗床,在27-31℃條件下,促進生根。也可在7月剪取嫩枝,截成10厘米長的枝條,按15×7-10厘米行株距插入插床,注意保濕和搭棚遮蔭,第二年秋移栽。
3、移栽:春秋均可進行。均在休眠期進行。按株行距70-90厘米×100-120厘米挖穴,穴深30-35厘米,直徑60厘米,每次施腐熟圈肥2-3千克,與土拌勻后栽苗,栽時要使根舒展栽后踏實、澆透水。
三、田間管理
1、搭架:移栽定植后,應搭架供其攀援。支架分天然支架和人工支架兩種,自然支架的樹木要有適當的高度和稀疏的樹冠,以山里紅或山丁子較好,人工支架用水泥柱搭設,每隔4-6米設一立柱,每50厘米高拉一鍍鋅鐵線,將五味子藤蔓綁在鐵線上。
2、除草、追肥、灌水:移栽后根據田間情況除草,每年進行4-5次,中耕深度10厘米左右,達到土壤疏松透氣性好,并起到抗旱保水作用,在除草過程中注意不要傷根。追肥每年兩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花蕾開放前施入,可提高座果率,可用硫胺、過磷酸鈣每株各25克;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施過磷酸鈣每株50克,以利花芽分化。五味子花期正值旱季,應灌水防落花落果。在果實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秋季結凍前將根部灌飽水,然后培上土,以利于越冬和下一年的生長。
3、修剪:五味子是無干多枝植物,要想持續豐產,在保持充足的肥、水、通風、透光基礎上,還必須通過修剪來完成。修剪主要在冬春兩季,修剪時剪口離芽眼2-2.5厘米,離地30厘米,架面不留側枝,地面上除引縛在竹竿上的2-3條主蔓,其余寄生枝一律剪掉,在枝蔓沒布滿架面時,對主蔓延長枝只能剪去未成熟部分。對側蔓的修剪以中長梢為主,間距保持15-20厘米,每桿留中長枝13個左右為好,葉叢枝原則上不剪。當主蔓老化,應從植株基礎選留健壯枝條做新主蔓以備更新。要剪掉寄生枝、從疊枝、側膛枝、病枝和新生過密的枝條。合理修剪,可改善結構,復壯植株,延長結果年齡。
4、防病防蟲: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有卷葉蟲、食心蟲、紅蜘蛛等。病蟲防治一定要采取無公害的防治方法,以防五味子的藥用價值,使用農藥的基本原則是:
⑴禁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⑵合理混用農藥;
⑶交替用藥減少病蟲的抗藥性;
⑷掌握藥劑量和噴灑時間,避免產生藥害;
⑸提高農藥利用率,對癥下藥;
⑹連續使用農藥間隔期為7-15天。五味子的生產田一定要防止2,4-D丁酯的侵害。
四、采收。9-10月果實呈鮮紅時采摘,剪下后放在陽光下曬干,晴天夜晚可任露水濕潤,這樣五味子油性大質量好,當手攥有彈性,松開復原時即為干好,去其果柄、雜質即可入庫或銷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