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這幾年我縣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探索了四個栽培模式,即野生灌木林下栽培、人工林下栽培、全光下裸地栽培和庭院栽培,現在看,效果最好的是裸地栽培和庭院栽培,特別是庭院栽培,規模小,投資少,易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我們考察了幾個農戶,一個庭院不到半畝地,每年可收獲北五味子干果200余斤,按目前的市場價60元每市斤,收入可達12000元以上,現在看栽培北五味子一畝地,完全可以相當一坰地水稻的效益,而且可以穩產20年。為了更好地指導大家開展北五味子庭院栽培,我們考察了鐵力、伊春等鄰近市縣的種植大戶,下面我就把北五味子庭院栽培的好經驗、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一、地塊選擇。種植北五味子要選擇光照好,通透性好,不積水,土質肥沃,黑土層深厚的偏酸性土壤。
二、改土培肥。首先把壟臺破開,把積水坑和小土包填平鏟平,然后按南北走向把地塊打成90cm、100cm,90cm、100cm相間的條形,100cm的條形地塊為栽植帶,90公分的條形地塊為空植帶,把100cm寬種植帶的土取出分放在兩側,把栽植帶挖成寬1米深40cm的小溝,在溝的底部先撒一薄層碎草或者稻皮子,小炭也可以,然后再鋪上10cm厚腐熟的農家肥,豬糞和牛糞最好,不要用雞糞,再把取出的土回填,形成條形栽植帶。培肥栽植帶雖然比較麻煩,但這是栽培北五味子獲得高產和連年豐產的關鍵,北五味子根系有很強的趨肥性,在40cm的底層鋪上有機肥,可促進北五味子根系向下生長,形成大根系,增強其吸收能力,這樣才能在北五味子的花期、座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為植株母體提供充分的營養。同時,還能提高植株母體抗旱、抗病能力。
三、苗木移栽。選擇二年生實生苗,在栽植帶內平行栽植兩行北五味子,株距50公分,每行距栽植帶側邊15cm,培土踩實后,在苗的基部距地面一寸處剪斷,剪切面涂上鉛油,澆透水即可。為了支持廣大農戶搞好北五味子生產,縣委組織部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培育了優質北五味子種苗50萬株,對縣內農戶只收成本價,并全程提供技術服務。
四、立樁架線。在栽植帶的中間,每隔10米立一根水泥樁,水泥樁長2.6m,地下埋60cm,地上高2m。在水泥樁地面以上40cm上部,均勻固定三道橫旦,在橫旦兩端平行拉三道架線即可。
五、田間管理。北五味子初期田間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四個工作即可:①北五味子主干被剪斷后,基部會發出新的側生枝,只選留2―3個粗壯的側生枝作為主枝,其余的全部剪掉。②當新枝長到30cm后,為每棵苗立一根粗1cm長2m的細竹桿,把竹桿固定在拉線上,然后按順時針方向領蔓促其纏繞生長。③定期澆水,澆水時不要漫灌,有條件的安裝滴灌設備最好,以土壤較濕潤不干為宜。④北五味子一般不發生病害,待全部返青后,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每隔10天噴一次,連噴兩次,搞好預防即可。
開展北五味子庭院栽培,不僅可以獲得很的經濟效益,還可以美化人居環境,各鄉鎮、村、屯要認真組織,搞好服務,為把我縣新農村建設得更秀美、更富裕、更和諧貢獻力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