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天麻不能自養,必須依靠蜜環菌與其共生,才能得到營養而繁殖生長。寄生蜜環菌可以生長在大約200種左右的喬木樹種上,特別是闊葉林。一般在砍過的樹、竹或燒過的樹、竹的根部,以及倒在林中的死樹都會有蜜環菌衍生。蜜環菌必須在一定的濕潤條件下才能旺盛生長,土壤含水量不低于45%~50%,空氣相對濕度在75%~80%為宜。蜜環菌也可人工培養,須先培養菌種。
菌源的采集:在天麻產區采集蜜環菌的細嫩菌索(外鞘棕紅色)或秋季采集幼嫩、新鮮尚未開傘的蜜環菌進行組織分離。分出種類接種后,置22℃~26℃的環境下進行培養。7天左右長滿即為母種。栽培種:麥麩50%、米糠19%、石膏粉1%、木屑30%,水適量。PH值6~7。把上述培養料混合裝入培養瓶,稍壓緊,高壓滅菌后,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25℃~26℃下培養15~17天,長滿全瓶即成栽培種。
種材培養:鋸木屑(柞樹較好)加水或20%馬鈴薯水配成半固體培養基。制作時,用500毫升三角瓶,每瓶裝鋸末屑10克,然后加水把鋸未屑拌濕,再繼續加水達到液面為0.5厘米深為止。水量加足后選擇手指粗細的板栗樹等樹枝,剪成6~8厘米長的小枝條,用刀砍皮部為魚鱗狀,每瓶中裝入2~3條,斜插入上述半固體培養基中,經高壓滅菌后無菌操作接種,在25℃下培養1~2月,即在培養基和枝條上長滿棕紅色菌索,即為種材。
堆積混合:半固體培養基培養出來的種材與徑粗3厘米以下,長30厘米左右,砍有魚鱗口的板栗樹新鮮枝條混合堆積。方法是:一根種材夾一根鮮材,鋪滿后再用木屑與砂子的混合物(按1:1的體積比,50%的含水量)填充縫隙,并覆蓋4厘米厚,其上再放一層鮮材,按同法加填充料,照此堆積,可以連放3~4層。注意經常灑水保持濕潤,經過1~2個月,新鮮的枝條上基本上都發了菌索,即成了擴大培養的種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