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地老虎,又名“地蠶”、“烏地蠶”。屬鱗翅目夜蛾科。當歸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黃地老虎,其危害情況及防治措施相同。
1、為害情況以幼蟲為害當歸幼苗,晝伏夜出,低齡階段多在嫩葉、嫩頭上為害,咬斷根莖,造成缺苗斷壟。
2、形態特征小地老虎成蟲體長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雌蛾觸角絲狀,雄蛾雙櫛齒狀。前翅前緣及外橫線間呈黑褐色。在內橫線與外橫線之間有明顯的腎狀紋、環狀經緯度和棒狀紋。后翅灰白色,翅脈及邊緣黑褐色。腹部灰色。卵半球形,初為乳白色,后變黃色,孵化前夕呈灰紫色。幼蟲成長幼蟲體長37~47毫米。頭黃褐色,體黃褐至暗褐色,背面有淡色縱帶。體表粗糙,布滿圓形黑色小顆粒。臀板黃褐色,有兩條黑褐色縱帶。蛹體長1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澤。
3、發生規律小地老虎成蟲白天隱蔽,夜間活動,每日黃昏前后活動最盛,對黑光燈及糖醋酒類物質趨性較強。成蟲產卵于5厘米以下低矮的雜草上,喜在貼近地面的葉背或嫩莖上產卵。幼蟲共6齡。3齡以前幼蟲多集中在寄主心葉和嫩葉及田間雜草上,可晝夜取食而不入土。3齡以后幼蟲白天潛伏于表土層中,夜出咬斷幼苗并拖入穴中。老熟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就立即縮成環形。
小地老虎喜溫喜濕。在溫度18℃~26℃,相對濕度70%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時,對生長發育及活動有利,危害嚴重。
4、防治措施一是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減少過渡寄主,消滅卵及低齡幼蟲。二是在田間設置糖醋酒液誘集成蟲,用棕絲以及麻袋片誘蛾產卵,用泡桐葉誘集幼蟲。三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施在幼苗根際處殺滅害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