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陜西省商洛市某養雞戶,飼養的200日齡的蛋雞群發生一種以產蛋率低下、病雞腹部膨脹、死亡率低為主要特征的疾病。2004年11月5日該養殖戶送病雞到省動物疫病診斷中心求治,經綜合診斷確認為蛋雞衣原體病。
1發病情況
該戶2004年5月份購進900多只商品蛋雛雞,正常免疫接種,雞群從未發生傳染性疾病。200日齡時,雞群產蛋率一直在30%~40%之間,達不到產蛋高峰。從外觀看,雞只營養狀況良好,并具有產蛋雞特征,雞群中有2%~3%的雞腹部膨脹,走路似企鵝樣,死亡率不到1%,且多為零星死亡,死亡雞腹部均膨脹。曾懷疑為大腸桿菌病,用氨芐青霉素、環丙沙星等抗菌藥治療無效果。產蛋率一直很低,并不斷出現新病例。
2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
雞只發病初期,采食、飲水、糞便、精神狀況均無異常。隨著病程的延長,病雞腹部膨脹,用手觸摸有波動感,走路似企鵝;采食減少,精神一般,拉黃白色稀糞;后期站立困難,不食,精神沉郁,機體抵抗力低下,最終繼發感染而死亡,病程15天左右,死亡率不到1%。將病雞頸部放血致死,剖檢時可見輸卵管有2~4個大小不等的水泡,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嚴重的病雞,腹部高度膨脹,腹腔內無積液,輸卵管內積液,形成一個大水泡,管壁薄而透明且呈雙層,水泡內約有900ml透明液體;卵巢發育不良,因水泡壓迫,肝臟、脾臟、腎臟體積縮小,顏色變淡。
3病原學檢查
3.1無菌操作取病雞肝、脾、肺和心血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未見可疑菌體;病料分別接種血液瓊脂和麥康凱瓊脂37℃培養,24h后觀察,均無菌落生長。
3.2取輸卵管和滲出液觸片,用甲醛固定后,經姬姆薩染色、鏡檢,見致密的、多形的、紅色的疑似衣原體包涵體。
4血清學試驗
采集病雞血清2份,進行衣原體間接血凝試驗(IHA),結果血清衣原體抗體效價均為1∶16。診斷用標準抗原、陽性血清、陰性血清購自蘭州獸醫研究所,其批號分別為040509、040817、040529。
5結果與討論
5.1根據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病原學檢查和血清學試驗確診為蛋雞衣原體病。
5.2禽衣原體病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原體能感染大多數禽類和哺乳動物。在禽類,不同血清變異型的衣原體可以引起不同種類禽的多種疾病,如心包炎、氣囊炎、腹膜炎和肝炎。該病雞群則以產蛋率不上升、腹部膨大、輸卵管內充滿透明無色的液體、死亡率低為特征,并不見有明顯呼吸癥狀。國內有關報道認為,這種病變是由沙眼衣原體性病淋巴肉芽腫生物變種引起的。目前有關這方面的報道很少。我省尚未見報道,對該病的認識不深,診斷較為困難。
5.3據該養殖戶反映,周圍還有幾家養殖戶的雞群也有類似癥狀。雛雞來源于同一孵化場的同一批雞,這幾家距離均在1千米之外,且無相互串舍的情況,由此可見,該病可能是經卵傳播感染發生。
5.4該病發生后由于死亡率不高,只是產蛋率不上升,沒有引起養殖戶的足夠重視,給養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由于該病原體引起輸卵管高度腫脹,造成輸卵管不可逆性的損害,使其失去產卵功能,病雞已無治療價值,所以只要在發病雞場內臨床上發現有腹部膨大、血清學試驗為陽性的雞,就要淘汰,同時全群雞用金霉素、強力霉素等敏感藥物預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