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鷓鴣肉嫩味美、肉豐骨細、營養豐富,是畜禽產品中頗負名氣的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優質肉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鷓鴣養殖具有容易飼養、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疾病少、飼料報酬高、產品售價高銷路廣等優點。目前生產飼養的鷓鴣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馴養成功的印度種野生鷓鴣的第2代,廣東于1987年直接從美國引種飼養成功。肉用鷓鴣的飼養,從育雛到育成出售,一般僅需3個半月,體重即可達500~600克,目前市場售價在15元以上,而飼養成本約為10~11元。農戶1人可管理2000~3000只,1年可養3~4批,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但要養好鷓鴣,必須充分利用現代養禽科學技術,配合以良好的飼養管理與優質的配合飼料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鷓鴣的生產潛力。筆者通過在廣州市農業中專學校經濟動物飼養場十余年的生產實踐,總結出以下幾個提高肉用鷓鴣生產性能的技術要點,僅供參考。
一、精心做好育雛管理工作
1.育雛準備:在入雛前要先將鴣舍和鴣籠打掃干凈并進行消毒,可用2%燒堿或百毒殺噴灑,或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鷓鴣育雛最好采用籠養或網上平養的離地飼養方式。如果采取地面平養,則需先在地上鋪一層熟石灰,再鋪8~10厘米厚的墊草。另外,在入雛前的2小時必須保證育雛溫度達到37℃。
2.溫濕度管理:鷓鴣本身具有喜溫暖干燥、怕寒冷潮濕的生活習性,幼鴣和中鴣尤為明顯,溫度稍寒冷就會發生擠壓現象,易造成嚴重傷亡,而越潮濕病就越多且根治難度增大。故要采取離地飼養方式,并且采用高溫育雛,這是不同于其它家禽品種的重要關鍵技術之一。多年生產實踐證明,采用以下溫度管理程序,鷓鴣的育雛率可高達98%:1~2日齡37℃,3~7日齡37~35℃,以后每周降2.0~2.5℃,35日齡后逐漸下降至所需溫度與環境溫度相適應才脫溫。育雛時要求飼養員通過精細管理和觀察來掌握育雛的最佳溫度:溫度適宜時,雛鴣分散均勻,活潑好動,食欲良好,飲水適度,羽毛光滑整齊并緊貼全身。有人稍稍給予引食或輕聲誘導,雛鴣即有尋食、飲水、跑動的行為。在育雛室內應保持適宜的相對濕度,此時雛鴣的羽毛生長迅速,飲水正常,個體發育良好,糞便干燥呈綠豆大小的粒狀。育雛室內的相對濕度要求前期高后期低:1周齡為60%~70%,2周齡以后為55%~60%。
二、采取科學的飼養技術
1.飲水:進雛后一般要在2小時內開飲,幼鴣的開飲可以用0.01%的高錳酸鉀水使用2小時后更換為清水;或者用0.05%的百病消和5%的葡萄糖連續飲用3~4天。過程飼養中要不斷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3周齡內可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禽用多維;3~7周齡每周可喂2~3次高錳酸鉀水;7周齡后至出售可以每周喂2次土霉素水。
2.飼喂:鷓鴣是雜食性鳥類,食性很廣,生長迅速,對日糧中的蛋白質需求比較高,特別是1~2周齡的幼鴣飼料中蛋白質水平要達到28%~30%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要,故在飼喂中要注意蛋白質飼料特別是動物性蛋白飼料的供給。雛鴣開飲后即可開食,在整個育雛期內都用熟雞蛋拌料的方法,每千克育雛料加入50~70克熟雞蛋,拌和均勻并做到現拌現喂和少喂勤添,幼鴣吃得好,長得也快。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幼鴣飼喂加熟雞蛋是十分有效且簡便易行的方法。雖然表面上看加喂熟雞蛋飼料價格變高了,但由于幼鴣的日采食量很少,所以每只的飼養成本仍然很低(到育雛期結束平均每只鷓鴣耗料約850克,所攝食的熟雞蛋約50克,增加的成本約0.35元/只),而能收到的實質性效果是幼鴣能生長達標,而且育雛成活率大大提高(可達98%以上)。同時由于提高了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鷓鴣很少因為營養不足而發生啄癖現象。鷓鴣的飼喂要做到少喂勤添,1~3日齡每天喂10~12次,喂料量以15~20分鐘吃完為宜;4~7日齡每天喂8次;2周齡每天喂6次,3周齡每天喂5次,4周齡以后每天喂4次;5周齡后肉用鷓鴣要用高能飼料進行飼喂,通常可采用肉用仔雞配合顆粒飼料來代替。此外每天再增加1次青綠飼料以促進鷓鴣增加采食量。
三、合理的密度管理
鷓鴣的飼養密度直接關系到育成率、生長發育和疾病流行,生產中要根據育雛設備和環境條件以及日齡大小而定:冬季可密些,夏季宜疏些;日齡小可密些,日齡大要疏些。根據生產實踐,鷓鴣籠養的飼養密度1周齡每平方米60只,2~4周齡為50~40只,5~7周齡為30~20只,之后不要超過每平方米15只。實踐證明飼養密度與鷓鴣背羽的生長存在一定關系,7周齡后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過15只時,鷓鴣背羽生長良好,無光背現象;密度達到每平方米20只或以上時,雖然體重可達上市標準,但光背鴣增多。而市場上相同體重的鷓鴣,背羽生長完整的比光背鴣的售價要高2~3元左右。生產中飼養密度合適并結合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保持鷓鴣舍內的空氣新鮮,鷓鴣的疾病發生率大大下降,羽毛生長完整,成活率顯著提高,生長速度明顯加快。結合科學的飼喂,5周齡鷓鴣體重可達200克,10周齡可達350克,12周齡為420克,14周齡達500克上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