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美國鷓鴣又名石雞,二十世紀30年代在美國人工馴化成功,八十年代末我國才開始引進飼養;鷓鴣是一種飼養價值較高的珍禽,具有生長迅速,飼養期短,生產性能高,繁殖力強的特點。近幾年來,由于受“非典”和“禽流感”等因素的影響,我市鷓鴣養殖業發展停滯不前,年出欄量只有6-8萬只,且大部分養殖戶都集中在饒平縣,產品大多數銷往澄海、汕頭等地,而我市市區、潮安年消費量約二十萬只左右,需求缺口非常大,絕大多數靠周邊的揭陽等地供給。目前在我市進行鷓鴣養殖還是有一定的地域優勢的,而且養殖鷓鴣對場地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農村的舊屋進行養殖,規模可大可小,飼養技術容易掌握,可促進農村富余勞力就業,如果政府能夠進行正確扶持、引導,利用我市發達的食品加工業,發展鷓鴣產品深加工,則能夠規避對季節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帶來的養殖風險,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鷓鴣業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要飼養好鷓鴣須注意下面幾個要點
一、場地的選擇和籠舍的建造
鷓鴣場舍設備簡單,可因陋就簡,利用舊屋稍加改造,既可籠養也可平養;新建場則應選擇設在背風向陽,通風干燥,排水良好,環境安靜,交通方便的地方。肉用鷓鴣用層籠飼養可充分利用場地,每籠長90-120厘米,寬50-60厘米,高25-30厘米,可飼養15-30只,一般可疊成4-5層,每層之間應間隔10~12厘米放置承糞板。也可根據具體情況規劃籠的大小和飼養量。
二、雛鳥的飼養管理
在進雛前要對育雛室、籠舍、飼養用具進行消毒,保證育雛籠處于無病原狀態。育雛成敗的關鍵之一是適宜的溫度,幼雛一般控制在37-38°C之間,經過一段時間后慢緩下降,以每周下降1-2C為宜,具體應以雛群的實際體況來決定溫度是否適宜,如果雛群遠離熱源、張口、飲水增加則溫度過高,應調低溫度;如果不斷鳴叫、疊堆、不愛活動則是溫度過低,應調高溫度。一般經過30-45天可以脫溫,具體視外界環境溫度而定。飼養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60-80只為宜。飼料方面可連續不間斷喂給優質的雞花料,有條件的話前二周每百只每天加喂2個煮熟的雞蛋黃效果更佳。飲水應保持清潔干凈,每升水中加入1-2克多維。要注意清潔衛生,每天清糞一次,室內要定期打掃、消毒。
三、肉用鴣的飼養管理
可用小雞料或中雞料每天定時喂給3-4次,要選用質量有保證的廠家生產的飼料,要注意飼料的新鮮防止發生霉變。溫度控制在16-29°C為宜,要防止過冷和過熱,特別是秋冬兩季晝夜溫差較大,更應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的恒定,一般晝夜溫差控制在5°C以內,不然的話非常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舍內應通風透氣保持空氣新鮮無臭味。要控制好光照,這是養好肉用鴣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一般每天光照控制在16-18小時以內,如果采用間歇循環光照即1小時開燈2小時熄燈則飼養效果更佳,光線不能太強,以看得見能夠吃料即可,如果光線太強會影響鷓鴣的生長速度。要定期清除糞便,清洗水槽,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如果飼養管理得當,一般有三個半月左右體重達到0.5kg即可上市。
四、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鷓鴣對很多疾病都有易感性,尤其是新城疫、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潰瘍性腸炎、呼吸道疾病等更易發生。一般1-3天齡可在飲水中加入環丙沙星預防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性疾病,10天齡用新城疫II系疫苗滴鼻或雙倍量飲水,25-30天齡再進行第二次免疫;12-15天齡在飲水中加入復方泰樂菌素(泰樂菌素+強力霉或泰樂菌素+磺胺二甲嘧啶)預防呼吸道病。最好每隔半個月做一次預防性投藥,平時要加強觀察,發現有異常現象要及時作出診斷和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