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種豬繁殖期的長短,繁殖成績的優劣與品種類型、飼料種類和營養水平、管理措施以及利用強度等有關。
青年種豬開始配種產仔后繁殖成績不斷提高,當達到2~3歲時是繁殖力最高的時期,以后隨年齡的增長,性機能逐漸下降,一直到性衰竭為止。
現代化養豬生產實行種豬全年均衡產仔,商品肉豬分批出欄上市,講的是成本核算,求的是最佳經濟效益,是向豬要錢要肉的時代。在繁殖方面,要掌握住最佳的繁殖階段,進行強度利用,當繁殖性能下降應及時淘汰。
利用青壯年種豬的優點是:青壯年(1~3歲)的種公豬性欲強、性反射快、精液品質好、受胎率高,身體靈活、四肢健壯、肢蹄病較少;青壯年母豬(1~6胎)發情征狀明顯、受胎率高、產仔頭數多且健壯、仔豬生活力強、生長發育快、母豬連產性高、哺育能力強等。
老年種獵的缺點是:繁殖力下降。老年種公豬性欲差、性反射慢、體重大且笨重(大型種可350~400公斤),四肢不靈活常伴有肢蹄毛病,配種能力差。老年母豬產仔頭數雖然不少但哺育能力差,常有少奶無奶的個體出現,且體大笨重易壓踩仔豬,腹部肌肉松弛當側臥哺乳時,后邊下排的2~3個乳頭很難外露,沒有人為幫助,初生仔豬很難吃到奶。還有老年種豬繁殖的后代生活力較差,生長發育緩慢,常因基因突變而出現不良的后代個體。
綜上所述,現代化養豬生產中多利用青壯年種豬,一般種公豬利用2~3年,種母豬利用到5~6胎,繁殖性能優良的個體可利用到7~8胎。這樣,種豬的淘汰更新比例較大,多保持在25%~35%之間,由于淘汰更新的比例增加,一要增加后備種豬的培育費用,二會因1~2胎母豬占母豬群的比例加大而影響豬群的生產成績。
解決的辦法一是從總體經濟效益的提高而獲得后備種豬的培育費,二是加強后備種豬的培育,提高母豬1~2胎的繁殖力,三可通過綜合技術措施提高養豬生產水平,達到合理的利用好種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