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貂歸屬鼬科類、食肉動物,其皮具有絨毛豐厚、挺直保暖、柔亮美觀、穿著高貴等諸多優點,可加工高檔細毛裘皮,其產品在西方發達國家十分暢銷。目前我國裘皮市場正值價格昂貴、市場緊缺時期,是養殖業中效益最高、市場前景最好的行業,現對貂在東北地區的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貂的品種
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是美洲貂和歐洲貂2個品種。東北地區養殖場所飼養的品種有,銀藍韶、米黃韶、紅眼白貂等4個品種。
2適宜的生長條件
北方地區冬季氣溫較長而寒冷,夏季較溫和而濕潤,很適合韶的養殖,其所產裘皮質量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東寧縣已建有3萬只水SB養殖場1處,其產品95%以上銷往俄羅斯,正在向東南亞市場發展。經過5年來的生產實踐證明,北方地區發展貂養殖是加快農民致富的又一條捷徑。
3飼養場地和設備
貂飼養的目的主要是繁殖和生產皮毛,場址的選擇應地勢較高、向陽、干燥、背風,遠離吵嚷的居民區和主要交通干道及廁所、糞坑等,為貂創造安靜、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籠箱應采用鐵制,一般長為50-60厘米,高寬各為30厘米.食槽和水槽固定在籠前,其他用具還包括捕捉箱、鉸肉機等。
4貂的飼養管理技術
4.1種貂的選擇
種貂的品種選擇相關鍵,優良品種的貂所產裘皮質好、皮面大、市場價格看好。為此,應選擇體型大而健壯、換毛早而快、絨毛較豐滿而揉細(老貂毛粗且較光亮)、反映敏捷而不暴躁、牙齒和爪很尖細(老韶則相反)、食欲旺盛、系普清楚、父母系中投有明顯的應激反映和食仔貂之僻等優良品種。
4.2飼料
以魚類為主,兼食肉類、動物下水及糧食和果菜。肉類要去掉過多的脂肪,干制或腌制的魚要浸泡除去鹽份.飼料要加工、粉碎、蒸熟.果菜要去根、除爛、洗凈,塊莖飼料熟喂。飼料可就地取才,盡量減少飼養成本。
4.3飼料的配置
韶的飼料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占60%-70%),植物性飼料為輔(占30%-40%),其中谷物飼料(玉米、豆餅、麩皮等)占15%-20%,青飼料(蔬菜、水果等)占15%-20%。每只水貂每天的飼料量為動物性飼料150克-200克、植物性飼料50-100克,并供給適量食鹽、骨粉、維生素E及酵母片等添加劑。
4.4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
妊娠母韶。母軺妊娠期為47天左右,由于母貂妊娠期比較短,既要滿足自身的營養需要又要保持胎兒的正常發育,所以要特別注意加強飼養管理,保證營養全面,飼料質量優良。妊娠后期(20天以后)應加喂雞蛋、鮮奶.并要保持安靜、舒適的衛生環境,防止驚嚇引起流產。
哺乳期母韶、仔貂。仔貂哺乳期為40-50天,此期間母于都應加強飼養管理.母貂要注意供給充足的營養需要,有條件的可以加喂肉湯(最好是豬蹄湯或雞湯)、雞蛋和鮮奶,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E、骨粉和清潔飲水,保證有充足的乳汁供仔翻所需。20天以后母貂產奶量下降,此時應給仔貂補飼.將新鮮的魚或肉類絞碎,加入蛋黃、維生素B、維生素E、骨粉等,上、下午各喂1次,任其自由采食,直至斷奶。斷奶后的母貂重新進入母貂欄,分窩后的仔貂要注意舍內溫度,防止仔貂離開母韶后感冒。
育成期仔貂。仔貂分窩后便進入育成期,也是進入正常的飼養管理階段。仔貂從出生到出欄大致需要130―150天,為了能夠獲得較好的毛皮質量,此期要加強飼養管理。可分成3個飼養周期,即分窩后50-60天,此階段幼韶生長較快,飼料量要給足、吃飽;61-90天可增加植物性飼料和水果、蔬菜供給量.但必須保證一定的比例,防止引起拉稀現象;91~130天進入第2個生長高峰,也是進入脫毛、換毛階段,是獲得較理想毛皮質量的關鍵時期,應增加魚、肉、蛋、奶的給量,還可以加喂豆漿和植物油,以提高毛皮質量,植物性飼料不能超過20%。防止毛皮劃破或掛傷,保持清潔衛生,確保毛皮質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