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貂阿留申病(A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慢性、進行性傳染病,是當今阻礙養貂業發展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僅導致秋、冬季節水貂死亡率高,而且造成水貂繁殖率低和毛皮品質低劣等損失。另外,水貂阿留申病毒侵害水貂的免疫系統,導致感染水貂免疫功能低下,對其它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據不完全統計,水貂阿留申病所造成的損失占水貂其它疾病總損失的50%以上。
1流行現狀
水貂阿留申病廣泛流行于世界所有養貂國家,我國也不例外。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通過對國內大、中型水貂養殖場進行調查研究表明,國內水貂養殖場水貂阿留申病感染率為40%~70%,最高感染率達80%。造成水貂阿留申病感染率如此高的原因是該病為慢性傳染病,未引起足夠注意,不重視檢疫,不淘汰陽性貂,致使病毒不斷通過糞便、尿液等途徑排除體外,污染周圍環境、飼料、飲水及用具等,導致貂群感染率逐年升高,最終造成該病大面積流行。
目前我國水貂阿留申病的發生多呈現慢性經過,很少出現急性經過;因此,該病所造成的損失一直未引起養殖單位的充分重視。該病造成的損失是多方面的:
1.1造成水貂死亡水貂阿留申病是一種慢性病,引起水貂組織器官慢性病變,病程可延續數周或數月。該病可導致水貂機體抵抗力下降,在秋冬交季、氣候突變時造成水貂大量死亡。
1.2對水貂繁殖性能的影響該病可造成母貂不發情、空懷、流產、死爛胎、弱胎;公貂配種能力下降,精子活力降低,給養殖單位造成嚴重的、無形的經濟損失。
1.3對皮張等級的影響呈慢性和隱性經過的水貂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消瘦,水貂生長發育遲緩,被毛焦燥、無光澤,高度消瘦衰竭,皮下脂肪幾乎消耗殆盡,皮板小,不夠等級,基本為等外皮。
2流行特點及臨床癥狀
2.1流行特點病貂和隱性感染水貂是本病的傳染源,病毒通過糞便、唾液、尿液等途徑排除和擴散,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過胎盤直接傳染給后代。本病常年流行,沒有年齡、性別的明顯區別,成年水貂感染率高于育成水貂,新生仔獸感染率較低,隨著月齡逐日增加,秋、冬交際變冷的季節,感染水貂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其它季節。
2.2臨床癥狀病貂精神沉郁,嗜眠,食欲時好時壞,渴欲猛增,抓捕時齒齦易出血,貧血,痙攣,步態蹣踞,共濟失調,甚至麻痹。病貂進行性消瘦,瀕死前抽搐,排煤焦樣便,多死于尿毒癥,病程數周、數月不等。剖檢以腎臟病變最明顯,腎腫大2~3倍,呈現灰色或淡黃色,表面有壞死。
3防治技術
3.1診斷及檢疫根據臨床發病特點,可對水貂阿留申病做出初步診斷,最終確診采用對流免疫電泳(CIEP)方法,該方法特異性強,適合于水貂阿留申病的診斷和早期檢疫。
3.2群體檢疫目前控制水貂阿留申病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CIEP法對全群進行定期檢疫,淘汰陽性水貂。此法準確、簡便、易操作、一學就會,小場1000多只水貂2天就可檢疫完成。檢疫一般在7~9月或11~12月進行。
3.3免疫①單純地進行定期檢疫,靠淘汰陽性貂來凈化貂群,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理想;顯然,盡快控制AD,預防接種是關鍵。②每年在7~8月,仔獸離奶分窩后,應用CIEP法進行普檢,將檢出的AD陰性水貂立即接種AD滅活疫苗;然后集中在一定區域做好標記,單獨飼養到取皮期,欲留種用的水貂可再次接種疫苗。③AD滅活苗的研制成功,為凈化、撲滅AD病創造了良好條件;AD滅活苗的免疫期為6個月,按免疫程序要求,1年應接種2次(與其它疫苗接種程序同步),每只貂不分大小(已分窩離奶月余),一律接種1ml。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