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境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能力。因此,加強兔舍環境的調節控制,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有利于提高養兔效益。
溫度控制
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兔的生長發育、生產性能和飼料報酬。適宜溫度一般為:初生仔兔30~32℃,1~4周齡兔20~30℃,生長兔15~25℃,成年兔15~20℃。因此,修建兔舍時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選擇開放、半開放或室內籠養兔舍;同時注意兔舍的保溫隔熱,四周種植花草樹木。夏季應采取室內安裝降溫通風設備或地面噴灑井水,降低飼養密度等降溫措施。
有害氣體控制
兔舍內的兔糞尿和被污染的墊草等如未及時清理,通過發酵可產生大量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可引起呼吸道和眼睛等病變。據報道,每立方米空氣中氨的含量達50毫克時,可使兔呼吸頻率減慢,流淚、鼻塞,達100毫克時,可使眼淚、鼻涕和流涎顯著增多。兔舍內有害氣體允許濃度為:氨小于30毫克/立方米,硫化氫小于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小于500毫克/立方米。調節和控制舍內有害氣體的關鍵措施可采取降低舍內飼養密度,增加清糞次數,減少飲水器泄漏,加強自然通風等。
濕度控制
兔舍內相對濕度以60%~65%為宜,一般不應低于55%或高于70%。濕度過大易引起疥癬、球蟲病、濕疹等;濕度過小可引起呼吸道粘膜干燥,導致細菌、病毒感染發病。要加強通風,降低舍內飼養密度,及時清理糞尿和墊草,以降低舍內濕度。
光照調控
一般認為繁殖兔每天光照14~16小時,光照強度每平方米不低于4瓦,有利于正常發情、妊娠和分娩。公兔每天光照應保持12~14小時,持續光照超過16小時,會影響精子的質量和數量。長毛兔的適宜光照時間為每天15小時,強度為每平方米5瓦;育肥兔以每天光照8小時為宜。生產中補充光照多采用白熾燈或日光燈,以白熾燈供光較好。普通兔舍多依靠自然供光,一般不需人工補充光照。
噪音控制
家兔膽小怕驚,突然的噪音易引起母兔流產、拒絕喂奶,或出現神經癥狀,引起碰撞致傷。因此,修建兔場時場址要選在遠離公路、工礦企業之處;飼料加工車間應遠離生產區;選用換氣扇,噪音要;飼養人員日常操作動作要輕穩;母兔懷孕后期盡量不用汽(煤)油噴燈消毒;禁止在兔舍周圍燃放鞭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