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兔密螺旋體病是由兔密螺旋體引起兔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特征為外生殖器官、顏面部及肛門周圍皮膚和黏膜發生炎癥、結節和潰瘍。本病多發生于性成熟兔,其他動物不易感染。
1.病原本病病原為兔密螺旋體,是一種極纖細的螺旋形微生物,在形態上與人梅毒蒼白密螺旋體相似,但互不感染。
2.流行特點本病的易感動物是家兔和野兔,其他動物和人不感染。傳染源主要是病兔,其次是淋巴結感染的帶菌兔。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病兔、健兔交配感染;也能通過生殖器外部接觸時傳染,通過病兔排出的病原體污染的墊料、飼料、用具等媒介物經局部損傷傳染。本病在兔群中一旦發生發病率很高,絕大多數發生于成年兔,8月齡以下未交配的幼兔極少發病。育齡母兔的發病率比公兔高。一般呈良性經過,幾乎沒有死亡的。
3.臨床癥狀及病理改變潛伏期2~10周不等。病初可見公兔的包皮和陰囊及龜頭的皮膚、母兔的陰門邊緣等外生殖器和肛門周圍皮膚黏膜紅腫,形成粟粒大小結節。以后結節和紅腫表面漸有漿液滲出物變得濕潤。滲出物逐漸干涸,形成紅紫色或棕色屑狀痂皮。當剝下痂皮,露出邊緣不整、稍凹陷、容易出血的潰瘍面,其周圍常伴有輕重不一的水腫。由于痛癢,病兔摩擦、抓搔而造成自身接種,使感染蔓延至面部、下頜、鼻部和爪等,使被毛脫落,但在愈后會很快長出。慢性病變多呈干燥的、鱗片狀稍突起,容易被忽視。腹股溝淋巴結和頸淋巴結可能腫大。該病變可持續幾個月而不消失。本病無明顯全身癥狀,精神、食欲、大小便、體溫均無異常,多可康復。公兔性欲影響不大,母兔可影響配種和受胎率。本病康復后免疫期不長,故康復兔仍可再感染。
4.診斷據發病年齡和癥狀可初診,確診需進一步作實驗室診斷。
5.防治(1)預防:嚴格采取自繁自養,防止病原傳入。對非引進不可的種兔,要作現地檢查,運回后經隔離觀察后確認健康者,再混群飼養。配種前詳細檢查,對病兔和疑似兔停止配種,隔離治療,淘汰病重兔,徹底清污消毒,用1%~2%氫氧化鈉或2%~3%來蘇兒溶液消毒兔籠、用具及其被污染的地方。(2)治療:早期治療可用新砷凡納明(914),40~60毫克/千克體重,用滅菌蒸餾水配5%溶液耳靜脈注射,必要時隔2周重復1次。或用青毒素每天50萬單位,分2~3次肌注,連續5天為一療程。在全身治療的同時,局部可用碘甘油涂擦,或用青霉素軟膏涂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