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疾病流行特征
1兔群對疫病的易感性增加
隨著集約化養兔場的增多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而相應的飼養條件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兔群的飼養密度加大,消毒衛生不嚴,通風換氣不足,以致兔場及環境污染愈加嚴重,細菌性疾病明顯增多,加之各種應激源增多等不良因素,使得兔群機體抵抗力降低,導致兔群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強。
2非典型性和病原出現新的變化
在疫病流行過程中,受環境或免疫力的影響,某些病原的毒力常出現增強或減弱等變化,從而出現新的變異株或血清型。加上兔群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導致某些疫病在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等方面從典型向非典型、溫和型轉變。此外,有些病原的毒力增強,即使經過免疫的兔群也常發病,給疾病診斷、免疫和防制造成較大困難。
3呼吸道疾病危害嚴重
規;脠鲈龆唷曫B密度加大,為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提供了良機。近年來,規;脠銎毡榇嬖诤粑纻魅静,且各種日齡的兔群都可發病,發病率為30%~50%,死亡率5%~30%。
4消化道疾病頻發
由于飼養管理不善,飼草飼料發霉變質,兔舍衛生差,消毒不徹底,通風換氣不良,環境污染嚴重,細菌性疾病明顯增多。新的腹瀉病不斷涌現,給養兔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5混合感染和疾病綜合征逐漸增多
生產上常見并發病、繼發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顯著增多,并導致兔群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例如兔呼吸疾病綜合征便是由某些病毒、細菌以及環境應激、飼養不當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種疾病綜合征。目前,全國各地幾乎都有該病的發生,有的兔場發病率可達20%~30%,死亡率達20%以上。至于繼發感染,目前在獸醫臨床上也極為常見,尤其存在某些原發性感染的情況下,一旦飼養管理不善,消毒衛生不嚴以及存在應激時,即易發生繼發感染。
6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加重
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尤以兔瘟、兔巴氏桿菌病和兔大腸桿菌病、魏氏梭菌病等傳染性疾病因素最為重要,但應激、真菌毒素等引起的免疫抑制也不容忽視。例如兔瘟和兔巴氏桿菌病除直接危害養兔生產外,更重要的是兩者均可侵襲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使機體抗病力減弱,增加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這可能是近年來兔病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重要原因之一。
7治療模式改變,病原菌抗藥性增加,抗生素療效降低
由于疾病進一步復雜化,臨床上治療模式也發生相應的變化,從單一治療轉為綜合治療,抗病毒或抗細菌藥物以及抗血清、球蛋白、中西藥物混合使用,尤其是盲目大量濫用抗生素,使一些常見的細菌產生很強的耐藥性,使抗生素用藥劑量增大,療效降低。大量使用抗生素在殺死有害病菌同時也殺死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和內源性感染,因而一旦發生細菌性傳染病,很多抗生素都難以奏效。
防制對策
1一般性措施
實行科學的飼養管理,確保足夠的飼料營養,提高兔群免疫力和抗病力,加強兔舍管理,保持干燥,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溫,維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注意兔舍通風。
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搞好兔場環境衛生,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兔舍、用具及環境定期消毒。
選擇優質廣譜驅蟲藥,做好定期驅蟲,加強體內外寄生蟲的有效控制,同時應減少各種應激因素。
2盡早確診,及時治療
加強規模化兔場和基層獸醫站診斷實驗室的建設,建立有效的疾病診斷、檢測與監控體系,重視獸醫人員的技術培訓,強化疫情監測和監控,出現疫情應盡早進行診斷。
3合理用藥
根據兔病的流行特征、癥狀、病變及實驗室診斷、藥敏試驗等,有針對性地選用敏感藥物;飼用促生長抗生素和治療用抗生素應分開使用,以減少細菌耐藥性,提高治愈率。
4防疫管理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根據疾病類型、流行特征和當地疫情,兔的品種、日齡、母源抗體水平,并結合疫苗廠商的建議和當地獸醫以及專家的意見,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使兔群在整個生產期都得到有效免疫保護。
重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做好兔瘟、巴氏桿菌、大腸桿菌、兔輪狀病毒病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兔瘟、巴氏桿菌、大腸桿菌病可采用疫苗免疫接種,而兔輪狀病毒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與治療辦法,只能通過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體系,加強消毒衛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兔場內的病原微生物,減少或杜絕兔群繼發感染的發生。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兔舍環境中的各種應激因素,禁止使用霉變飼料,以減少非傳染性因素對兔群造成的免疫抑制作用。
重視防疫人員的免疫接種技術培訓,使其操作正確,確保疫苗接種劑量準確,注射到位,從而保證免疫效果,減少損失。
小結
我國兔病防制的總體水平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遠遠不能適應養兔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兔病防制體系建設擔負著控制或消滅兔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重大任務。
“預防為主,防重于治”,減少養兔生產中因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兔病防制工作的重點,也是獸醫工作者的艱巨任務。疫病的有效控制有賴于將免疫接種與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及飼養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重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提高防病理念及對疾病的認知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實行疾病綜合防制技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