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李殿武是山東省平邑縣仲村鎮興民莊村農民,十多年來他在養兔這一行業努力探索,特別是在近幾年里,重點對獺兔進行了養殖和推廣,利用小兔子做成了大產業。現在他的養殖場存欄法、美、德系獺兔1000余只,形成了年生產萬張獺兔毛皮的規模,并與兔皮收購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銷售關系。李殿武先后帶動了520余家獺兔養殖戶,發展了十個養兔分場。許多農民朋友通過養兔,奔上了小康致富路。現將李殿武的致富經介紹給讀者,以供借鑒。
李殿武的養兔道路也是不平坦的,他先后曾3次養殖過獺兔,談起三養獺兔,李殿武深有感觸的說:“無論搞什么養殖,都要注意做到三看:一要看技術,二要看市場,三要看效益”。李殿武第一次養獺兔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他從新聞媒體中得知獺兔具有廣闊的養殖前景的消息后,就以每只450元的價格從外地引進獺兔進行試養,由于當時不懂飼養技術,管理跟不上,10只獺兔不久全部死亡。李殿武不甘心失敗,購買了大量養兔書籍,積極學習養兔技術,掌握了養兔基本技術知識。
1990年李殿武再次引進50只獺兔進行養殖,經過精心飼養,繁殖出了大量獺兔,可是這次又面臨一個新的難題,獺兔沒有找到銷路,最后不得不將獺兔按普通肉食兔的價格賣掉,一只價值近百元的獺兔僅賣到十多元。第二次養獺兔又告失敗。吃一塹長一智。李殿武總結兩次失敗教訓后,首先對養殖技術進行完善,參加了中國農科院舉辦畜牧獸醫函授班。其次,重點對市場進行考察,他上河北、北京,下江蘇、浙江等地進行市場考察,并與全國十幾家獺兔科研生產單位建立了廣泛聯系,同時通過多種渠道與一些兔皮、兔肉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徹底解決了獺兔皮、肉的銷路。在此基礎上,李殿武開始投入資金擴大養殖規模,從北京、榮成引進德系、法系原種后代獺兔,創辦了平邑縣仲村特種養殖場。好種出好苗。經過精心管理,注重防疫,繁殖出獺兔生產速度快,個體大,成年兔體重達到4.5公斤以上,月增重0.7公斤左右。在全國兔業研討暨山東省首屆賽兔會上榮獲優勝獎,吸引本縣及周邊縣市養殖戶前來引種。獺兔皮每張也賣到40多元,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當年不僅收回投資,而且純收入兩萬多元。為了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李殿武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采取養殖場加農戶的方式,實行供種,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帶動發展獺兔養殖戶520余個,戶均收入5000多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