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市某養兔專業戶養兔263只,于2005年8月發病,開始表現為不吃、拉稀、肚脹,2~3天后開始死亡。不發燒,用慶大霉素治療無效。后經綜合診斷,確診為球蟲病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通過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發病情況
該養兔專業戶已養兔3年,現存欄兔263只,其中30~42日齡的幼兔7窩計59只,已防過兔三聯苗。2005年8月18日發現有兩只兔不吃、肚脹、拉稀,畜主認為是消化不良,沒有特別在意,2月19日又有7只兔發病,遂用慶大霉素治療,2月20日死亡5只,發病兔達28只。
2臨床癥狀
病兔精神沉郁,伏臥不動,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結膜蒼白或黃染,耳、四肢發涼。不吃,腹部膨脹,敲之有擊鼓聲,晃之有流水聲,個別拉干糞,糞便細小、成串,表面覆有黏液;大多數拉稀,糞便有的呈水樣,有的呈紅色,肛門周圍、后肢等部皮毛被沾濕,體溫正常。
3剖檢變化
對死亡的3只兔進行剖檢,可見胃膨大,充滿多量液體和氣體;腸道充滿氣體、液體或膠凍樣液體;小腸黏膜有出血、充血,腸道漿膜充血、出血、水腫,盲腸黏膜充血、出血;肝臟腫大有小點狀壞死灶,膽囊充盈。心臟、腎臟均未見異常變化。
4實驗室檢驗
4.1取死亡兔的盲腸糞液置于載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鹽水,用牙簽輕輕攪和,加蓋玻片后鏡檢,發現有大量橢圓型球蟲卵囊;取病兔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在顯微鏡下鏡檢,同樣可見大量橢圓形的球蟲卵囊。
4.2細菌分離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取死亡兔的小腸內容物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氏培養基,在37℃培養24小時。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長出中等大小、半透明、露珠樣菌落,在麥康凱氏培養基上菌落呈紅色。
4.3染色鏡檢:將分離到的菌按常規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的短小桿菌,單個或多個散在排列。因此確診為大腸桿菌。
4.4藥敏試驗:通過藥敏試驗對頭孢噻肟鈉、氟苯尼考為高敏,對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環丙沙星為低敏或不敏感。
5診斷結果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結果確診為兔球蟲病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6防制措施
6.1治療:對病兔進行隔離,對養殖場所進行全面消毒,1天1次,連續1周;用磺胺氯吡嗪鈉飲水,濃度為0.3%,連用1周;不喝水的,配成10%的濃度,按每千克體重1毫升灌服。全群用氟必康500毫克/千克飼料拌料,每日1次,連用3次。飼料中拌入頭孢噻肟鈉,每50千克料添加10克,連用4天。讓病兔自由飲用口服補液鹽溶液,補充電解多維。
6.2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斷奶前后飼料要逐步加量和改變。搞好兔舍衛生,防止糞便污染飲水和草料。籠舍水槽要經常消毒,糞便要堆積發酵,消滅兔舍鼠、蠅及其他昆蟲,杜絕疫病傳播。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菌、抗球蟲藥,預防疾病的發生。
這次疾病的發生,客觀上是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導致大腸桿菌繁殖過快而發病。主觀上講,還是由于畜主飼養管理不善引起。該養殖戶雖然已養兔3年,但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該養殖戶不注意衛生消毒,糞便不堅持天天清理,消毒有時1月1次,有時2個月也不消毒;飼喂兔的水槽、食槽從來不清洗、消毒。在球蟲病的預防上,僅使用過兩種抗球蟲藥,一種是球敵,一種是殺球靈,應該說這兩種抗球蟲藥效果都不錯,但長期使用仍會產生耐藥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