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兔疥癬與脫毛癬均為家兔的皮膚病,患病兔雖然死亡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尤其對長毛兔、獺兔的毛、皮質損傷甚大,導致養兔收益嚴重下降。且兩種病都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一旦發病會迅速傳遍全群。正確了解它們的區別,及時采取措施,積極治療,在養兔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
1、兔疥癬與脫毛癬的區別兔疥癬病是由疥螨和癢螨引起的體外寄生蟲病,而脫毛癬是由真菌(霉菌)引起的皮膚傳染病。疥螨病多發于兔腳的趾部、鼻鏡和耳孔內或耳廓邊緣,結痂明顯,嚴重者會出現龜裂;脫毛癬病,多始發于仔、幼兔的面部、耳殼內外、背部、腹下皮膚,常呈斑塊狀脫毛并伴有銀屑狀的皮膚病變。最簡單的鑒別方法是輕拉患部毛,易脫落者為脫毛癬,次之為疥癬。或取其病灶部痂皮作鏡檢確診,有螨者為疥癬病,發現真菌(霉菌)者為脫毛癬。
2、兔疥癬病的防治定期用1%的敵百蟲水溶液對場地、兔籠、兔舍及用具進行帶兔消毒,消除傳染源。1~2個月必須進行一次投藥預防。病兔隔離治療,可選用阿維菌素,每千克體重用藥0.2毫克皮下注射;螨凈,按0.025~0.05%的濃度涂擦患部;2%的獸用精制敵百蟲溶液涂擦患部。以上藥物毒性大,要嚴格按劑量用藥(特別是外用藥物,防舔食中毒)并在首次用藥后隔1周年再重復治療一次。
3、脫毛癬的防治除保持環境衛生外,經常消毒是防止本病發生的重要手段。發病時將病兔隔離,接觸過的籠具用消毒靈、福爾馬林或硫磺熏蒸消毒。群體治療可用灰黃霉素(粉劑),每千克飼料中加入0.75克;個體治療宜用柳酸酒精或克霉唑達可寧霜等藥物作局部涂擦治療,一般需連續用藥15天以上,30天即可治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