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春季氣溫回升,陽光充足,比較適合家兔的生長和繁殖,是飼養家兔的最好季節。但是,北方氣溫不穩定,早春青綠飼料缺乏,南方的潮濕也會對家兔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春季的飼養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飼料品質,搞好飼養管理工作
1.1重視飼料的品質
初春氣溫偏低,兔子的飼料多以干草和儲存的根莖類飼料為主。根莖類飼料經過一個冬天的儲存有些會因腐爛、霉變而產生毒素,所以要注意飼料品質,不喂腐爛、霉變、有毒的飼料。對懷孕母兔和仔兔更要重視飼料品質,要求日糧營養全面,原料品質好,并按照各種飼料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調制,做到洗凈、切細、煮熟、調勻、晾干,以增強飼料的適口性,促進消化吸收。飼喂要定時定量,以防引起腸胃病和母兔流產。
1.2注意飼料的過渡
到了春末,氣溫回升很快,各種青草和野菜已逐漸生長。家兔的飼料由干草改為青草飼料,食欲大增,常因貪食過多而引起消化道疾病。因此青草的飼喂量要逐漸增加,使兔的消化機能與新的飼料條件逐漸相適應。如果飼料突然改變,容易引起家兔的腸胃病。對換毛期的家兔,應給予新鮮幼嫩的青飼料,并適當給予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
2抓好環境控制,加強健康檢查
2.1搞好兔舍衛生工作,進行環境控制
春季氣溫回升,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容易發生,因此籠舍要勤清潔、勤打掃、勤消毒。每天打掃籠舍,清除糞尿,沖洗糞槽。做到舍內無臭味、無積糞污物。食具、籠底板、產箱要常洗刷、常消毒,地面適量鋪撒草木灰和石灰消毒、殺菌。早春夜間的溫度較低,要注意采取保溫措施,防止賊風侵入。妥善保存飼草料,防止兔糞污染。青飼料地嚴禁用病兔糞作肥料,病兔尸體要深埋或焚燒。
2.2加強健康檢查,搞好衛生防疫工作
定期對家兔進行健康檢查,可及時發現病兔,采取有效措施終止疾病的傳播,減少經濟損失。一般通過觀看家兔的外貌、采食、鼻液、排尿是否正常,檢查家兔的門齒、足底、糞便有無異常,可及早發現病情。為了增強兔的抗病能力,可在飼料中拌入一定量的大蒜、洋蔥等殺菌、健胃,以減少和避免消化道疾病。仔兔斷奶時要及時注射兔瘟疫苗,并配合一些助生長、促消化的藥物,使仔兔順利度過斷奶關。斷奶后的幼兔和母兔隔離飼管,可有效降低幼兔球蟲病的感染率。新購入的種兔必須進行隔離檢疫,確定無病才可合養。
3加強疫病防治
春季側重防治的疾病主要有:
3.1兔瘟
該病發病急、病程短、體溫高。預防可對成年家兔每只肌注2mL兔瘟疫苗,仔兔斷奶時在頸后皮下注射1mL兔瘟疫苗。
3.2傳染性口腔炎
發病初期病兔的口腔黏膜潮紅、充血,隨后口腔及周圍出現水皰,繼而潰瘍并流涎,食欲減退,瘦弱。預防要避免飼喂過于粗糙尖銳的草料,發現病癥及時隔離病兔,籠具等用2%~5%的漂白粉溶液或1%~5%的過氧乙酸消毒,同時對病兔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口腔等處,然后撒布按7∶3配制的明礬與白糖的混合粉,每日2~3次。
3.3巴氏桿菌病
春季天氣多變易發此病,該病因病菌的感染途徑與病程不同分多種類型,但以鼻炎型最為常見。患兔鼻液增多、流出,病兔常打噴嚏和咳嗽,因鼻部不適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上唇和鼻孔周圍常見紅腫現象。預防可每只皮下注射1~2mL巴氏桿菌滅活疫苗。治療鼻炎型,可用2萬Iu/mL卡那霉素滴鼻,每日滴3~4次,每次滴3~4滴。
4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繁殖環節
春季是家兔繁殖的最好季節,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繁殖環節,提高家兔的繁殖率和仔兔的成活率。
4.1注意種兔選擇
不管什么品種,種兔都要符合種質特征,要求體格健壯,發育勻稱。種公兔要求性欲旺盛,交配力強;種母兔要求生殖器官發育良好,有效乳頭4對以上,發情正常,產仔率高,泌乳量大,母性好。
4.2加強種免營養
從配種前2周起到整個配種期,公母兔都應加強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供給要充足,可同時少量添加健胃助消化的藥物,如人工鹽、大黃蘇打片、干酵母等。
4.3注意適時配種
在實際生產中經常遇到有些母兔長期不發情,拒絕交配而影響繁殖。除加強飼養管理外,還可采用雌二醇、牛馬血清促性腺激素或將母兔放入公兔籠內,誘發母兔分泌性激素等人工催情方法,促使其發情、排卵。
可通過重復配種和雙重配種提高受胎率,有條件的兔場可采取人工授精的辦法提高種公兔的利用率。
加強懷孕母兔的護理,防止流產,特別是母兔懷孕后15~20天更應注意。
4.4精心飼養仔兔
為了促進仔兔迅速增長,應讓仔兔定時吃足奶,防止"吊乳"。發現"吊乳"離窩的仔兔要及時送回窩內,查明情況,根據原因,可采取加強母兔營養、強制哺乳、寄養、人工哺乳等措施。
仔兔生長良好,可在35~40日齡斷奶;如果飼料條件差,仔兔弱小,可適當延長斷奶時間。
總之,在家兔春季的飼養管理中,通過加強飼養、環境控制、防疫和繁殖環節的管理,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會取得較為理想的養殖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