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重視體重忽視整體協調。前些年,我國獺兔的主要品種是美系。因而,體重偏小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一些育種者將育種的主攻方向放在體重上,將種兔的體重培育成4.5公斤,乃至5公斤以上的大型兔,并以此為宣傳的資本。殊不知,獺兔屬于中型兔,特殊的培育可以使其長到5公斤以上。但是,在體重超出一定范圍之后,其整體的協調性急劇下降。尤其是繁殖性能、疾病的抵抗力(如腳皮炎)和使用壽命。
2.重視生長速度忽視被毛品質。一些地方收購商品獺兔以體重計量,每公斤活重15元或20元不等,體重在2.5公斤即可達到收購的最低標準。至于被毛密度如何,是否處于換毛期,皮板的成熟度如何,月齡多少,一概不論。在此行為的引導下,很多人僅僅重視生長發育速度,凡是生長發育快的就選留。這樣,經過幾代的選育,生長速度上去了,而被毛品質下降嚴重。長此以往,獺兔變成了肉兔!
3.重視毛長忽視其他性能。近年毛領路獺兔皮走俏,價格上揚,頗受市場歡迎。因而,很多人在選育工作中將被毛長度作為重要的選育指標,只要毛長,不管其他性能如何,一概選留。這種片面追求毛長而忽視綜合性狀的做法,無疑對獺兔的發展帶來弊端。
4.重視背部被毛忽視關鍵部位。被毛的密度、長度、整齊度是被毛品質的三大衡量指標。但以哪個部位作為測定標準呢?獺兔體表的不同部位三項指標的表現不同。就被毛密度而言,臀部最高,腹下和股部最低,背部中間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因此,很多人選種僅僅看背部中間。這樣,很容易將那些薄弱環節忽視,而將那些關鍵部位(頸上“延窩區”、大腿內側和足底部)存在明顯瑕疵的獺兔選為種用。
5.重視表型性狀忽視遺傳基礎。由于獺兔的產仔數不同,泌乳量不一,飼養條件千差萬別,因此兔群間、家系間、個體間、窩間等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一部分是由于遺傳造成的,一部分是由于環境影響的。表型=基因型+環境,這是動物遺傳育種的基本原理。我們選種的目的是將那些真正是由于遺傳因素造成的表型差異選擇出來,而將那些由于環境不同造成的差異進行合理的剔除。比如,一只母兔產仔8只,另一只母兔產仔1只。一般來說,這只產8只仔兔的母兔無論泌乳量多高,其仔兔平均獲得的乳汁都不可能超過那只“獨生子女”。因此,那只“獨生子女”的生長速度要比其他多胎兄妹高得多。如果僅按照個體的表型去選種,那很可能將那些最優秀的個體劃在被選的范圍之外。
6.重視成年選種忽視階段選育。一些人購買種兔或選擇種兔,并非考察種兔選育的全過程,包括種兔的血緣狀況(即父母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同胞表現,個體從出生、斷奶、幼齡、青年到成年每個階段的表現,而往往是僅僅觀察成年階段的體重、被毛和其他外在性狀,給選種帶來了一定的盲目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