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原】
土拉弗朗西斯氏桿菌,革蘭氏陰性,但著色不良,用美蘭染色呈明顯的兩極著染。在患病動物血液中為球形,在培養基上則呈多形性,如球形、桿狀、長絲狀等,在病料中可看到莢膜。
【流行特點】
病菌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以及吸血昆蟲而傳播,并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傷口及皮膚與粘膜而入侵。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多發生于春末夏初嚙齒動物與吸血昆蟲繁殖孳生的季節。
【癥狀】
急性病例多無明顯癥狀而呈敗血癥死亡。多數病例病程較長,機體消瘦、衰竭,頜下、頸下、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質硬,有鼻液,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
【病理變化】
急性死亡者,無特征病變。如病程較長,淋巴結顯著腫大,色深紅,切面見大頭針頭大小的淡黃灰色壞死點;淋巴結周圍組織充血、水腫);脾腫大、色深紅,表面與切面有灰白或乳山色的粟粒至豌豆大的結節狀壞死;肝腫大,有散發性針尖至粟粒大的壞死結節;腎的病變和肝的相似。
【鑒別診斷】
本病淋巴結、脾、肝、腎有特征的化膿性壞死結節,因此根據病變和細菌檢查可作出診斷。但在偽結核病與李氏桿菌病病兔的有些器官也可見壞死灶或壞死結節,應注意鑒別。
偽結核病:灰白色粟粒狀結節病變主要位于肓腸蚓突,圓小囊,其次為脾、肝,腸系膜淋巴結。有慢性下痢癥狀,病原為耶新氏桿菌。
李氏桿菌病:灰白色壞死灶主要位肝、心、腎,同時有腦炎、流產及單核細胞增多等臨診變化。無淋巴結壞死灶。
【防治】
(1)嚴防野兔進入兔場,按防疫規定引進種兔;(2)消滅鼠類、吸血昆蟲和體外寄生蟲;(3)病兔及日寸治療,對病死兔應采取燒毀等嚴格處理措施;(4)剖檢病尸時要注意防止感染人;(5)可用鏈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治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