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某兔場自2002年5月至7月,陸續發生一種以鼻炎和急性死亡為特征的疫病。經實驗室細菌學檢驗,診斷為兔巴氏桿菌病。現報告如下:
1、基本情況該兔場位于新疆察布查爾縣奶牛場,2000年開始建場養兔,現飼養加里福尼亞兔、比利時兔等品種,大小共1000余只,全部籠養,未注射疫苗,兩年來未發生過大的疫情。2002年5月下旬,在連續降大雨之后,由于兔舍低溫潮濕引發疫病,幼齡兔和成年兔急性發病死亡10余只,以后發病的兔多表現慢性經過,陸續緩慢發病死亡80余只。
2、臨床癥狀急性死亡的病兔有的不表現任何臨床癥狀突然倒地死亡,病程較長者3―6d死亡,病兔體溫升高至40℃左右,鼻腔流出漿液一膿性分泌物。呼吸急促困難、常打噴嚏、有時發生下痢,臨死前體溫下降,四肢抽搐死亡。慢性發病病例,主要表現鼻炎癥狀,開始流出漿液性鼻涕、以后轉為粘液――膿性鼻漏。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圍被毛潮濕、脫落,上唇和鼻孔皮膚紅腫、發炎。由于病兔常抓鼻部,可將病菌帶到眼內、耳內或皮下,引起化膿性結膜炎、中耳炎和皮下膿腫,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常打噴嚏、咳嗽、有時下痢,兔場內每天有幾只病兔死亡。
3部檢病理變化鼻腔有多量粘液――膿性分泌物、鼻腔粘膜充血或出血、水腫;喉及氣管粘膜充血、出血,并有多量紅色泡沫;肺部水腫、充血或出血;急性死亡兔可見到肝變形并有壞死小點;淋巴結、脾腫大、出血;腸道粘膜有時可見充血和出血;母兔大部分剖檢后見到子宮積膿,有的病兔有皮下膿腫,個別公兔剖撿后見睪丸腫大或睪丸炎。
4、細菌學診斷
4.1從病死剖檢兔取肝、脾、肺、腎、子宮積膿及皮下膿腫為病料,涂片、革蘭氏及瑞氏染色、鏡檢,見到革蘭氏陰性兩極著包小桿菌。
4.2分離培養:上述病料用接種環元菌操作接種到鮮血瓊脂培養基上,37℃經24h培養,長出灰白、濕潤的粘稠菌落,不溶血;菌落涂片、染色、鏡檢仍見到大量革蘭民陰性兩極著包小桿菌、無雜菌污染。
4.3生化反應:為區別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做如下生化實驗:從檢到兩極著色小桿菌的菌落,用接種針無菌操作接種到葡萄糖、煎糖、乳糖、棉子糖和鼠李糖、生化反應小試管中37℃經48h培養,結果葡萄糖和黯糖產酸變色(未產氣),乳糖、棉子糖和鼠李糖沒有變化。
5、防治措施
5.1對全場兔逐只檢查,對流鼻涕、打噴嚏、鼻毛潮濕或有其他臨床癥狀的兔單獨隔離治療,不與健康兔接觸。健康兔注射兔瘟――巴氏桿菌二聯苗。
5.2做好兔場消毒工作,先徹底清除兔含內糞便、墊草、剩余飼料及其它污物,地面用10%―20%石灰乳消毒。兔籠、用具用5%―10%漂白粉消毒。病兔的糞便、墊草等污物燒毀,部分深埋。
5.3病兔每只注射抗菌王(巴菌克)注射液,劑量0.5mg/kg體重。每天2次,連用4d。
5.4對健康兔在飲用水中加恩諾沙星,劑量:每5g/100kg水,連用5d。
5.5加強飼養管理,按標準給以全價飼料,滿足營養需要,注意平時兔舍環境衛生工作。有條件時,定期對兔舍進行清掃、沖洗、消毒,避免兔舍潮濕狀況的出現。在天氣發生重大變化,如連降大雨、氣溫驟降時,加強對兔群的保護,提高兔群的免疫力。
采取以上措施后,病兔除個別發生死亡外,大部分臨床癥狀消失,未發生新的病例。
6、小結
6.1經過如上臨床癥狀、細菌學檢查,可確診兔場此次發生疫病為兔巴氏桿菌病。本病臨床癥狀與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病極為相似。在細菌形態、培養特性方面也極相似。但巴氏桿菌能發酵葡萄糖而波氏桿菌不能。從如上細菌生化反應可確診該細菌是巴民桿菌而不是波氏桿菌。
6.2巴氏桿菌是一種條件性病原菌。巴氏桿菌的發生與天氣變化和飼養管理條件有很大關系。該兔場本次巴氏桿菌發生的直接原因,筆者認為是五月份連降大雨、氣溫下降,兔舍潮濕,加上飼養管理不善引起。防止本病的發生,必須做好兔舍的保溫、防雨、防潮工作,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