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兔糞尿是一種優質高效的有機肥料。兔糞中含的氮、磷、鉀比其他畜禽糞便都高,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1只成年兔1年大約可積肥10千克,10只成年兔的排糞量相當于1頭豬的排糞量。每100千克兔糞相當于硫酸銨10.85千克、過磷酸鈣10.90千克、硫酸鉀1.79千克的肥效。
兔糞尿能改良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并具有殺蟲滅菌、抗旱保墑等作用。施用兔糞尿的土壤,能減少螻蛄、紅蜘蛛、粘蟲等地上和地下的害蟲,在棉苗期施用稀兔糞尿能防治侵害棉苗的地老虎,用兔糞尿熏煙可殺死僵蠶菌,使蠶繭豐收。施用兔糞尿對各種作物都能起到增產作用。
兔糞尿中的尿素、氨態氮及鉀、磷等都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其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需經發酵腐熟后才能被吸收,所以必須對兔糞尿進行加工處理,以提高其肥效和利用率。
1)堆積發酵
將兔糞尿和殘剩草料一并堆積,邊堆邊加水,使其水分含量達到50%左右。堆成圓形,周圍用泥封閉,任其發酵。經數周后,里邊溫度可達50度以上。待溫度下降后,打開糞堆,再任其發酵一段時間,一般以變為褐色、無臭味和酸味,手感質松軟、不沾手,即已腐熟好。
2)制成兔糞尿液
將收集到的兔糞尿中的雜草去掉,按1:7加水入缸封閉(用塑料或泥土將缸口封住),夏秋季3~4天,冬春季10~15天即可發酵好,用麻袋或紗布濾去渣,即成兔、糞尿液。使用時再加入10倍水稀釋,裝入噴霧器,施于農作物葉面上,每667平方米施用5~10千克,對大麥、小麥、水稻行穗期葉面噴施,可獲得明顯的增產效果。
3)制成顆粒肥料
將兔糞尿中的飼草、雜質去掉,曬干后裝入塑料袋,扎緊袋口待用。此種顆粒肥料易保存、肥力強,使用方便,可作穴肥施于果樹、茶園、蔬菜。作基肥使用時,除肥效顯著外,還具有抗旱保墑、殺蟲滅菌等作用。
2、兔糞在養殖業中的應用
兔糞中含粗蛋白質9.2%,粗脂肪1.7%,無氮浸出物52%,總灰分8.2%,還含有煙酸、泛酸、維生素B12等。實踐證明,兔糞是一種好飼料,用兔糞喂畜禽魚類,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例如:
1)兔糞喂豬
國內外用兔糞喂豬的報道很多,許多養兔戶用兔糞喂豬,節省了精料,增加了經濟收入。綜合養兔戶用兔糞喂豬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第一:用鮮兔糞直接喂豬。用一口大鍋燒開水(按水糞1:2比例加水),將撿去雜質的新鮮兔糞放入鍋內煮沸5~10分鐘,再加入混合精飼料(兔糞占30%,40%,精飼料占60%~70%)繼續煮沸3~5分鐘,并將兔糞球搓開攪拌,使糞料混合均勻,成稠粥樣。待溫涼后即可飼喂,每天可喂3~4次。用兔糞喂肥豬,每頭可節省50~100千克混合精料,喂母豬每只可節省混合精料175千克。15~20只成年兔糞可供一頭母豬食用。
第二:發酵后喂豬。發酵法有兩種:
一是將收集到的新鮮兔糞去掉雜物,曬干砸碎裝缸,每10千克干兔糞加6~7千克水、0.1~0.2千克食鹽,攪拌均勻,裝缸八成滿,然后將缸口用塑料薄膜密封發酵。發酵時間:夏季2~3天,春秋季5~10天,冬季15~20天。
二是將收集到的新鮮兔糞去掉雜物,搓碎后拌入飼料(水草、菜葉、洋槐葉等),糞與青飼料按3:1的比例。再加入0.5%~1.0%食鹽和適量清水,加水量以手攥緊不滴水,一松手又散開為度,然后裝缸壓實,在其上邊再加上2~3厘米厚的麩皮、米糠等,以便保溫。一般裝八成滿,最后將缸口用塑料薄膜或粘土封嚴發酵,熱天經2~3天,冷涼天經8~15天即可發酵好。發酵后有酸香味,適口性好,豬喜吃。
第三:曬干粉碎后喂豬。此法比較簡便。即將收集到的鮮兔糞去掉草和雜質,在陽光下曬干后粉碎,配合混合精料直接用來喂豬,糞料比可為3:7。
2)兔糞喂雞
國內外關于兔糞喂雞的報道很少。經在河北省藁城畜牧場用干兔糞代替17.5%玉米喂艾維因肉雞試驗,試驗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說明兔糞可以代替部分玉米飼喂肉雞。
3)兔糞喂魚
河北省涉縣畜牧水產局曾用家兔屠宰下腳料(包括兔糞及部分兔胃腸)喂魚,大大提高了產量。其方法如下:將屠宰下腳料(包括胃腸道中的糞便)放人鍋中,加水煮熟后再加入玉米面、麩皮、谷糠等,繼續煮沸5分鐘(下腳料占60%、混合精料占40%左右),使之成為稠粥樣。取出放在水泥地上再摻入一部分玉米面、麩皮、谷糠等組成的混合精料,曬干制成顆粒飼料喂鯉魚,適口性好,生長快。經90天飼養,使鯉魚每公頃產量增收50%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