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飼養獺兔能否達到取皮標準,關鍵在前3個月對幼兔的飼養管理。在幼獺兔階段,若骨骼、肌肉和毛皮組織發育不上去,再好的品種也很難達到標準的個體。因此,獺兔養殖場應特別注意加強幼獺兔的飼養管理與疫病綜合防治。
1、幼獺兔的飼養管理技術
1.1飼養方式
斷奶到90日齡的幼獺兔采用舍飼飼養。舍飼飼養又分籠養和平養。籠養時,每籠養3~4只,單籠的長×寬×高為70cm×55cm×45cm;一窩最好分成兩籠飼養。平養時,一窩一籠,平養籠的長×寬×高為120cm×70cm×45cm,均采用自動飲水器,90日齡后分籠飼養,公母兔單籠飼養。同一籠的幼兔,個體大小、體質強弱應基本接近,以防吃食不均勻,并將品種(品系)、耳號、斷奶體重,登記在幼兔生長發育登記表上。
1.2幼獺兔的飼養
幼獺兔的飼料,應為易消化、容量小、較堅硬、能量和蛋白水平高的全價配合飼料。喂量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不能突然增加喂量和改變飼料類型。飼料要新鮮,喂時要少量多餐。
剛斷奶的幼獺兔,應補喂適量的微生態活菌制劑,以幫助消化道盡快形成正常的微生物群,適應斷奶后的新條件。
幼獺兔的日糧標準:粗蛋白18%~19%、脂肪3%~5%,粗纖維10%~12%、鈣1.0%、磷0.5%、鹽0.6%,消化能12.13MJ/kg。
幼獺兔的日糧組成應根據當地的飼料資源來確定。既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要價格合理,來源豐富。
選用幾種高效低毒抗球蟲的藥物在幼兔階段輪換使用。抗球蟲的藥物以加在飼料中進行預防為最好。
1.3定期稱量
對用于商品生產的幼獺兔,每15d定期抽樣稱重;對于種兔場的幼獺兔,應在45日齡、60日齡、90齡稱重并進行登記,及時地掌握兔群的生長發育情況,如果體重增加緩慢或不增重,就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2、幼獺兔的疫病綜合防治技術
2.1幼獺兔舍門口應設消毒槽。
2.2工作人員進入兔舍應穿工作服、工作帽、勤換衣服,注意個人衛生。
2.3每日清掃1次兔舍和兔籠,及時清除料槽中的雜質,及時更換壞的飲水器和內壁生垢的飲水管。糞便和剩余的雜草料等應集中堆放,經發酵處理后方能外運。
2.4兔舍和兔籠及飼用工具應每周消毒1次,每月徹底消毒1次。
2.5飼喂前應仔細巡視,發現病兔及時隔離治療,病兔應有專用籠具。
2.6病死兔尸體應挖坑深埋或焚燒。
2.7水源應清潔、充足。
2.8做好主要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對于一些烈性傳染病,如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梭菌等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時進行預防接種。在幼獺兔25~28日齡預防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病,大腸桿菌疫苗皮下注射1ml/只,魏氏梭菌疫苗皮下注射1ml/只,兩種疫苗不能混合使用,可以同時分別不同部位皮下注射。在幼獺兔30~35日齡,頸部皮下注射瘟巴二聯苗3ml,1個月后再加強免疫1次。
2.9做好球蟲病的藥物預防工作。球蟲病是危害幼獺兔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幼獺兔應普遍投給防治球蟲的藥物,尤其是對斷奶初期的幼獺兔。投藥最理想的方式是投在幼獺兔的飼料中。
2.10做好防鼠、滅蚊滅蠅工作。定期毒殺老鼠、消除鼠害,毒鼠后應及時清除死鼠和毒鼠餌料。做好滅蚊滅蠅工作,切斷疾病傳播的途徑。兔舍內嚴禁喂養犬、貓和禽以防引起應激。兔病與環境條件、飼養管理密切相關,大多數疾病都是由于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只有飼養管理工作搞好了,幼獺兔的體質才健壯,抗病力才能增強。良好的飼養管理是搞好幼獺兔疫病綜合防治的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