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發揮良種優勢
要辨別真偽,要在正規兔場引種,一要看場家是否具有省級以上種兔經營許可證,二要看有無檔案資料,三要看兔子的耳部是否有耳號標記,四要看該場有無兔疫病的發生。有的兔場不重視配套系種兔的選種,賣出的種兔出現后代退化的現象。不要隨意在集市上購種兔。
2廣辟飼料來源
農戶養兔一般采用全部喂草的方法,飼料單一,生產發育較差,生產性能較低,經濟效益不高。要避免上述情況,必須充分利用當地農副產品資源,用花生秸、紅薯藤、玉米秸稈等混合料喂兔子。并且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適時搜集對獺兔有保健作用的車前草、魚腥草、蒲公英、艾葉、大蒜莖等具有中草藥作用的野草制成飼料添加劑,定期加入飼料中飼喂,以增強兔體抵抗能力,減少疫病的發生,使養兔成本降低。
3改善環境條件
兔舍要建在通風干燥處,也可以在地下建場養種公兔,冬暖夏涼,保證兔場四季均衡生產。建議改傳統磚木結構兔籠為水泥板組裝兔籠,改傳統人工喂水為自動飲水,改傳統分散、小規模飼養為區域化、規;B殖,以便于技術指導與市場流通。要有計劃地對兔群進行免疫和藥物預防,給繁殖母兔配種前接種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桿菌多介苗,幼兔斷奶前后在飼料中添加氯苯胍、磺胺類藥物等防球蟲病、大腸桿菌病,并及時注射兔瘟、巴氏波氏桿菌疫苗,保證兔群的健康繁殖、生長。
4搞好飼養管理,促進繁殖多育兔
獺兔繁殖率高,1只母兔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1年可繁殖6~7胎,每胎產崽平均7只,年產崽42只,育成率85%,1年可育成35只,年產值2000多元。因此,要抓好種兔的飼養管理,種公兔控制體重在3.5-4.0千克即可,初配應達到成年體重的75%,每星期配種以6-10次為宜,一般公母比例為1:8-10;\具面積宜大些,以增加運動量。種母兔按生理階段的不同,根據空懷期,妊娠期、泌乳期3個時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飼養管理方法。妊娠母兔,重點是要保胎。泌乳期母兔,一要提供舒適的環境,做到干燥、溫暖;二要建立人兔親和關系,做到人員固定,籠位固定,飼養管理程度固定;三要預防乳房炎,產后前3天每天投喂1片復方新諾明,分2次投喂。仔兔補料時間一般在20天左右開始,補料質量達到消化能12兆焦/千克左右,粗蛋白20%-22%,粗纖維6%-10%,應加入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酶類等。仔兔30天斷奶體重達到500-600克。獺兔育肥采取前促后控技術,即從斷奶到3.5月齡,采取自由采食,充分利用早期生長發育速度快的特點,此后采用控質法或控量法適當控制,降低飼養成本,使育肥兔皮張質量好。5月齡體重在2.5-3.0千克左右適量出欄,以獲得最佳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