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母麝的飼養管理可分為:配種期的飼養管理、妊娠期的飼養管理和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1.配種期母麝的飼養管理配種期的飼養管理分為:準備配種期和配種期兩個階段。準備配種期的實際上也就是哺乳后期的7-10月份。由10月中旬開始到歷年3月份為配種期。
仔麝斷乳后,母麝泌乳停止進入配種前的體質恢復階段。
配種期母麝在勝利上表現為性生活機能不斷增強。卵巢中產生成熟的卵子,定期排卵。母麝性腺活動與卵子的生長發育需要有效全價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在配種期,營養良好的母麝群,卵子成熟得快,發情早,性欲旺盛,能提前和集中交配,因而配種進度就能快,母麝群受孕率與雙胎率都比較高。但日糧中蛋白質或脂肪過多,則會影響受胎率。
母麝在配種期應很好配合日糧,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配種期母麝日糧組成以容積較大的粗飼料、多汁飼料和青枝葉飼料為主,精料為輔。精料中有豆餅、黃豆、麥教和玉米等。日糧中根莖與瓜類等多汁飼料為500克,青干葉70-75克,精飼料10。克,鈣2-4克,食鹽2克。配種期舍飼母麝日喂3次,1次精料,2次粗料,夜間補飼枝葉或其他青干粗飼料。
(2)配種期母麝的管理配種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母麝不能喂得過肥,保持中等肥度的體況即可,防止不發情和空懷;②注意觀察母麝發情情況,做到及時配種;③加強配種期的管理,防止亂配或配次過多,也要防止漏配;④配種后公、母麝應及時分群;⑤發現有重復發情的母麝應進行復配。
剛交配完的母麝亦不能大量飲冷水。體弱的母麝一定要單獨組成小群,并加強飼養管理。
母麝的圈舍要固定,不要經常變動,若需調動時,一定在9月下旬把麝調整好。有病、體弱的母麝要單獨飼養,不要急于配種,待身體恢復正常后再參加配種。配種期必須加強管理,及時替換種公麝,防止個別種公麝咬斗母麝。
2.妊娠母麝的飼養管理
(1)妊振母麝的飼養妊娠期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隨著胎兒生長發育,母體子宮發育增大,代謝機能加強。妊娠母麝在最初幾個月食欲很好,體內積蓄大量的直養。到妊娠中期,母麝開始肥大,體重顯著增加,全身毛直而光亮,運動小心,十分安穩。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的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使母麝逐漸消瘦,此時母麝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和礦物質飼料,以滿足機體需要。在妊娠后期母麝的采食量顯著增加。
妊娠初期,胎兒發育的體積小,對營養的要求不那么迫切顯著。隨著胎兒逐漸發育,母麝對營養的需要也就增加,食量增大,利用飼料的能力增強。但母麝妊娠初期也正是嚴寒的冬季,飼料種類少,青綠飼料貧乏,應注意抓膘。每頭每天補飼礦物質飼料4-6克,食鹽0.5-1克。
妊娠3個月后,胎兒發育加快,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發育,營養的需要顯著增大。這時要多喂營養豐富的青綠飼料和適量的多汁飼料,以滿足營養需要,促進乳腺發育。日糧中一定要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D等。懷3胞胎的,若營養良好,3個仔大小差異不大,體壯。營養差的,往往仔麝發育不全,第三個產下不能站立,個別特別弱,易死亡。
到了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得特別快。胎兒的80%以上的體重是在妊娠后期的2個月內增長的。母麝在臨產前的1個月內,胎兒生長得最為迅速。隨著胎兒體重的增加,母麝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增多。為滿足麝自身新陳代謝和胎兒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妊娠母麝的飼料應營養豐富,品質新鮮,適口性強,易于消化。要定時飼喂,粗料每天3次,精料1次(每次100克左右)。每次喂給的量要適當,如吃得太多,影響下次食欲,過少則營養不足。日糧要多樣化但不能經常變更飼料種類。嚴禁用發霉、腐爛、露水草、霜草和有毒、有刺激性的飼料來喂妊娠母麝,以免因飼料品質不良造成流產、胚胎吸收或死胎等。
在制定母麝日糧時,須考慮到飼料的容積。特別是到妊娠后期,母麝胃容積逐漸變小,消化機能減弱。母麝的日糧應選擇體積小、質量佳、適口性強的飼料。喂給母麝多汁飼料和粗飼料必須慎重,防止由于飼料容積過大引起流產。產前1個月,視母麝的體況調整精料喂量,每天可喂50多克。如果大量飼喂精料,特別是含脂肪多的精料,會使母麝過肥,形成產道狹窄,胎兒不易產出。但母麝過于瘦弱時,分娩就無力,也易難產。母麝每天喂多汁飼料500克,精料100克左右,青干樹葉75-100克,鈣2-4克,食鹽2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