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果染病后,初期果面出現淡褐色斑點,進而外果實呈水漬狀土黃色,邊緣不清,后期外果皮呈暗紅色,無光澤,果肉由淡綠轉黑黃色,果實大量脫水,一側出現縱向收縮紋,進而果柄形成窩層,果實提前脫落。果實瘦小病在防治上要加強果園管理,注意刺吸式的昆蟲傳病,發現昆蟲應及時防治,盡量壓低傳病昆蟲的蟲口密度。發病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用鏈霉素100―140PPM,卡那霉素140PPM,土霉素200PPM,50%DT500倍液進行防治,8月噴一次,共噴2次至3次。同時在藥液中加40%氧化樂果或20%水胺硫磷1000倍液,以殺死傳病昆蟲,好果率可達95%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