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裂果原因。裂果是一種生理性病害,與品種遺傳特性有關,在早、中、晚熟杏品種上均有發生。溫室杏發生裂果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溫室生產周期中水分供應不均衡。果實發育后期,由于水分供應不足,果肉果皮細胞均停止生長,此后若再大水大肥,果肉細胞會迅速恢復生長,且生長速度較快,從而使果皮脹裂。二是溫室生產后期溫度控制不嚴格。果實成熟前溫度過低,果皮細胞老化并停止生長,果肉細胞在適宜溫度、濕度條件下吸水膨大,使果皮開裂。三是缺少鈣肥和鉀肥。
二、預防措施。1、增施有機肥,均衡供應水分。每棚(334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其他有機肥3~5平方米,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除在施完基肥后大水漫灌外,在杏果硬核至成熟期,要依據土壤干濕程度,及時灌小水2~3次,忌大水漫灌。2、調控溫濕度。根據多年經驗,杏成熟期溫度為:白天20~30℃,夜間10~15℃;空氣濕度保持在50%左右。陜西大荔縣溫室杏成熟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期外界溫度忽高忽低,變幅較大,生產者應提高警惕,嚴防溫度突降,盡量滿足杏成熟時所需溫度,提高杏果商品率。3、噴施化學藥劑,控制裂果發生。花后2~3周,每間隔10天噴300mg/L氯化鈣+0.2%磷酸二氫鉀,或果實膨大期噴氨基酸鈣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