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銀杏俗稱白果樹、公孫樹或鴨掌子樹。銀杏為孑遺植物,現僅存一屬一種,綜合利用價值很大。銀杏樹姿挺拔雄偉,葉片潔凈、秀麗,對煙塵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凈化空氣,極少得病蟲害,是重要的風景樹木和四周綠化的優良樹種。近年用于制作的樹樁盆景,銷售極其看好。銀杏木料材質細軟而富有彈性,不易變形,為精細工藝品及貴重家具用材,因為成材歷時過長,生產量較少,難以滿足社會需要。葉片能提制冠心酮新藥治療心血管系統的疾病,為出口物資(在落葉前采收);落葉可縫制藥枕用。核外肉質種皮可供提煉栲膠,搗爛加水可制成農藥,有殺蟲作用。其食用部分為種仁,營養豐富,香糯可口,是高級滋補品和高級菜肴的良好配料,并具一定的藥用價值,有化痰、止咳、補肺、通經、止濁、利尿和殺菌等功效。銀杏還作為一種傳統的出口干果,目前外銷仍供不應求。因此在我國山地適宜銀杏生長的地方大力推廣和普及該樹種的栽培,對發展當地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效益。
1苗木培育
1.1分株繁殖
2~3月,從壯齡雌株母樹根蘗苗中分離4~5株高100cm左右的健壯、多細根苗,移栽定植林地。栽前要整地施基肥,栽植入土深度要適當,不能過深和過淺,移栽后不過分干旱可以不澆水。
1.2扦插繁殖
夏季,從結果的樹上選采當年生的短枝,剪成長7~10cm段,下切口削成馬耳狀斜面,基部浸水2小時后,扦插在蛭石沙床上,間歇噴霧水,30天左右大部分插穗可以生根。
1.3嫁接繁殖
以盛果期健壯枝條為接穗,用劈攔法嫁接在實生苗上。
2豐產技術
2.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肥水管理3個環節。
2.2深翻改土
深翻改土應因地制宜,與施肥相結合,以秋季種子采收后至封凍前進行,深度20cm。每隔2~3年按樹冠大小逐年向外擴大樹盤,成年園也可隔年深翻,東西、南北方向輪換開溝,全園分2~3年完成。深翻時應少傷根,回填土時應表下心上,分層踩實。
2.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的范圍隨樹齡和樹盤大小而定,第1年與栽植穴同樣大小,以后隨施肥擴穴,樹盤不斷加大,對成片園郁閉時要全園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一般5~10cm,干旱嚴重的地方或季節可加深到10~15cm,每年6~8次,每年的5~8月至少中耕3次。根據墑情,每年噴灌12~17次,并對裸露的大根覆土、培根。
2.4合理施肥
常見施肥方法有環狀溝施肥、放射狀施肥、條溝穴狀施肥等。銀杏施肥氮、磷、鉀三者比例為2∶1∶1,具體用量碳銨15~25kg/株、磷肥10~15kg/株、鉀肥5~10kg/株,一般銀杏全年至少施3次肥。
2.4.1長葉肥(春季施肥)在谷雨前1個月至谷雨后半個月,施速效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適量地配合磷肥,采用放射狀、環狀施肥方法,施肥量占全年的10%~20%。
2.4.2長果肥(夏季施肥)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宜早不宜遲,除速效氮肥外,應增加磷、鉀肥,并可增施腐熟的有機肥。追肥量占全年的30%~40%,其中長果肥量占20%左右,可分2次施用。
2.4.3基肥和養體肥在采果后至翌年萌芽前,基肥以遲效的有機肥為主,配施磷肥,早期的養體肥還應施點速效氮肥或腐熟的糞肥。基肥的用量占全年的60%~70%。
2.4.4葉面噴肥葉面噴肥以5~9月為主,氣溫以18~25℃為最佳,葉面噴肥在10時以前或16時以后進行。具體時間或方法:噴氮肥水溶液在授粉后15天,以5月上旬至9月份每月噴1~2次;噴磷肥澄清液,自新梢停止生長至長芽分化期間(6~7月份)每月噴1~2次;噴鉀肥水溶液,從開始落果到落葉前(6~10月),每隔半月噴1次;噴微肥水溶液,5~7月每隔半月噴1次。
2.5合理修剪
2.5.1幼樹整形定植后第2年冬開始定干,干高1~1.5m整形,形成低主干、多主枝、冠形良好的樹體,重點是實施短截摘心。第1年短截旺枝可抽生2條壯枝。第2年再在上年抽生的枝上短截,又生出新的2條壯枝,第3年同樣,2~3年形成自然開心形樹冠,并于新梢旺盛期(5月中旬)摘心。各主枝與主干間保持60°的開張角度,側枝與主枝保持50°的開張角度。
2.5.2主枝的修剪為促主枝旺盛生長,可在壯芽處進行短截,在弱枝上的剪口芽應為偏背上芽,在旺枝上的剪口芽應為背下芽或側芽,對主枝上的重疊枝、交叉枝、直立枝要疏除或對其回縮短截,采取疏縮結合,因樹定枝,因枝修剪,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細弱無用枝及病蟲枝,對頂部過高的大枝縮至下部較強的枝組上,對外部過密的大枝回縮至后部枝勢較強的枝組上,膛內枝條根據所處位置空間大小,疏弱留強,短截復壯,培養粗壯結果枝。對幼樹的主枝、側枝少短截進行緩放。
2.5.3促花結果①摘心在5月中下旬,枝條長度15~20cm時進行摘心,抽生枝條和葉在6月上旬摘心,促進側芽生長發育。②環剝具體做法:選定適宜部位,用快刀在枝(干)上橫向環割兩刀,其寬度為0.5~1.5cm,約為枝(干)直徑的1/10~1/9(直徑5cm以下的1/9)。環剝時,不能傷及木質部,切口要平齊,直徑在10cm以上的枝(干)在環剝時,不要整圈剝下,可保留圍徑為10%~30%。環剝后立即用涂有消毒液的塑料薄膜包上兩頭扎緊。時間為5月底、6月底、7月底各1次,每主枝基部3次環形切口要距1cm以上,環剝應在晴天進行b③倒貼皮環剝時將環剝下來的樹皮上下位置顛倒,回貼在環剝口上,再用涂有殺菌液的塑料薄膜包好,兩頭扎緊,時間與環剝同時,環剝不能過于頻繁,環剝口不宜太寬,要嚴格控制,加強水肥管理。環剝后,根蘗苗萌發,應及時清除。④拉枝拉枝主要改變枝條需要的方向或向下彎曲60°~70°的角度,拉枝的適宜時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宜在12~14時進行。⑤激素促長于6月上旬到7月上旬,每10天噴灑1次700倍液的多效唑,促進花芽分化與形成。⑥適時嫁接嫁接接穗從枝條粗壯、成枝率低、主枝角度開張、發芽晚、落葉遲、葉片大而厚、顏色濃綠的已達結種年齡的母樹上選取,接穗年齡愈大,銀杏結種期愈早。以采用2年生枝條為最佳,可提早結果。
2.6人工授粉銀杏花粉的成熟時間約在清明至谷雨期間,即4月上中旬,發現雄花序由青色轉變為淡黃色,即花粉囊開裂1~2天、含苞待放時,突擊采收花粉,雄花序剪下后,放在干燥通風室內,保持室溫20~25℃,在紙上晾開,以薄為好,每天翻動3~5次,2~4天花粉散出,過篩去梗,裝在布袋中備用,如當時不用,應存放在-10℃左右的冰箱中,2~3天不會受到影響。
當銀杏結果母樹上50%~70%的雌花露嘴,并發生水珠時為最佳授粉時間,用噴霧法進行人工授粉,濃度為1∶2500(即1g花粉兌2500g水),授粉選晴朗無風或微風天氣,10時后16時前,無露水噴灑效果最好。授粉時,可在花粉液中混入5%~10%的砂糖、0.2%~0.5%的硼酸。在授粉后第2天進行觀察,若珠孔不再吐水,則已完成授粉,若大部分珠孔仍有“性水”或授粉后1天內遇到下雨,需再次進行授粉。
2.7防治病蟲害
銀杏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干枯病、葉枯病。立枯病在感病初期用40%的多菌靈800倍液或含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于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連噴3次,發病期噴20%退菌特1000倍液,每10天1次,連噴3~4次。干枯病應刮掉表皮,用5°石硫合劑涂枝,每半月1次。葉斑病、葉枯病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每半月1次,連噴3次。
3采收和貯藏
充分成熟的銀杏,色澤由綠轉黃,上覆白粉。此時可用竹竿敲落,或用500~700mg/kg乙烯利噴布樹冠,催落種實。種實的肉質狀外層是銀杏種子的外種皮,其漿汁有異臭和腐蝕性,撿取時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中毒起泡。
落下的種實置陰涼處堆捂(少量可放在缸內),堆高30~35cm,上蓋稻草。堆捂期間避免溫度過高,否則會影響種殼色澤。經5~7天外種皮腐爛,即分離出種核。然后用水多次沖洗,攤開晾干,2~3個小時待種殼色澤轉白發亮時即可收藏。
銀杏種核較耐貯運,依數量多少可在容器或地窖中沙藏。貯藏中要注意保濕和通風良好,防止核仁僵縮變質或發霉。這樣可保存到第2年的6~7月,但采收較早的銀杏貯藏期短,一般只能貯存到春節前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