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猝倒病(為害狀)本病是西瓜幼苗期的主要病害,發生普遍,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尤其在育苗床內受害最為常見。
1.癥狀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長衰弱或其幼莖尚未木栓化時,才能侵入為害。苗期發病,幼苗莖基部產生水漬狀病斑,接著病部變黃褐色,縊縮成線狀。病害發展迅速,在子葉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觸病部的表面極易脫落,在子葉下發病的成為卡脖子。有時幼苗尚未出土,胚莖和子葉已普遍腐爛。有時幼苗外觀與健苗無異,但貼伏在地面而不能挺立,檢查這種病苗,可看到其莖基部已收縮似線條狀。濕度大時,在病部及其周圍的土面長出一層白色菌絲體。
2.病原病原為腐霉屬中的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eds.)fitzp.]。菌絲無色,無隔膜。無性階段形成游動孢子囊,有性階段形成球形卵孢子。
3.發病規律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并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16℃,溫度高于30℃生長受到抑制。適宜發病地溫為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實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則發病較多。
4.無公害防治技術(1)嚴格選擇營養土選用無病新土進行育苗,或對育苗土進行土壤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千克加細土100千克制成藥土進行播后覆蓋。(2)加強苗床管理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控制苗床的濕度。用有機肥或堆肥作苗床基肥時,必須充分腐熟。定植后,前期宜少灌水。若是大棚應及時通風降濕。(3)化學防治出苗后發病初期可噴灑58%瑞毒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40%乙磷鋁(疫霉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一般7~10天噴一次,視病情,連續噴灑1~3次。每次噴藥后要結合放風,降低棚內濕度,可收到較好的防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