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香蕉枯萎病稱香蕉巴拿馬病、香蕉鐮刀菌枯萎病,在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早有發生,我國臺灣省亦早有發現,本病被列為我國對外、對內的檢疫對象。1985~1988年廣東省的中山、番禺、花都市的廣州市近郊的龍牙蕉(過山香)和粉蕉曾較大面積發病,發病率一般3.7%~26%,嚴重的達到60%,造成毀滅性的損失。該病初發時見于葉緣黃化,病葉迅速凋謝、倒垂,由黃變褐而干枯,縱剖病株球莖和根部均可見維管束壞死變黃褐或紫紅色。該病是由鐮刀菌引起的一種維管束病害,病原菌為香蕉尖孢鐮刀菌,已發現有4個生理小種,其中的第4生理小種已在臺灣省發現,可感染所有的香蕉和大蕉品種,危險性最大。該病初侵染源來自病株及帶菌土壤,病原菌的厚坦孢子在土壤可存活幾年到十幾年,但在積水缺氧的情況下存活期則大為縮短。該病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種苗、帶菌的土壤和流水,地勢低洼的蕉園易發病。
防治方法:⑴加強檢疫。嚴防從國外或臺灣省的帶病種苗進入;國內也要嚴禁病區的蕉苗調往外地。⑵推廣種植無病組培苗。⑶定期檢查蕉園,發現零星病株應及時清除銷毀,并撒施石灰或尿素處理土壤。重病區可考慮全園銷毀,改種水稻、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