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保障種蕉業的順利發展,根據當前香蕉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和流行特點,香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策略應包括以推廣組培苗為核心,加強內外檢疫,提高栽培技術,適時化學防治。
(一)加強對危險性病蟲害的檢疫
目前,屬于世界危險性病蟲害的有香蕉鐮刀菌枯萎病、香蕉尾孢屬黑斑型葉斑病(Mycosphaerellaspp.)、細菌性凋萎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n.)和穿孔線蟲病(RadopholussimilisThorne)等。六七十年代臺灣省已報道枯萎病第四生理小種(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4)嚴重為害香蕉,如果傳入,對大陸香蕉業將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香蕉細菌性凋萎病、穿孔線蟲病在東南亞一些香蕉產區發生普遍。為防止上述病蟲害傳入,應切實加強引入香蕉種芽的檢疫。
(二)切實抓好栽培技術環節
防治病毒類病害的有效措施是定期檢查蕉園,挖除病株,定期防治蚜蟲,不要在蕉園間種病害寄生作物。定期割除病葉,除去果穗上殘留的花器,降低果園菌源基數,是防治葉斑病、黑星病和采后病害的基本措施;水旱輪作是防治枯萎病、線蟲病的好方法;合理密植,降低地下水位,控制水分供應,蕉園避風透光,降低環境濕度,可減輕葉斑病、黑星病的發病程度;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有利于香蕉速生快長,既增強植株的抗病力,也是提高果實產量及品質的基本措施。
(三)推廣利用組培技術及抗病蟲新品種
應用香蕉組培技術,可在短期內生產大量種苗,為老、弱、病果園更新或抗病品種的推廣提供了可能,1985年臺灣省香蕉研究所利用組培技術篩選出抗香蕉枯萎病的GCTCV-215-1品種,并在生產上推廣。現在臺灣省利用組培苗每隔1-2年就更新蕉園,基本解決了病毒病問題,上述這些經驗值得各地蕉區借鑒。利用組培苗種植可調整香蕉生育期,易于進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集約防治。
(四)掌握科學的化學防治技術
香蕉各生育期病蟲害的種類有所不同,在防治上應抓住主要的病蟲害綜合考慮,決定用藥種類和使用方法。首先對防治香蕉病蟲害的藥劑種類和使用方法應有較全面了解,掌握具體每種藥劑的理化性質、毒性、作用特點、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施藥方法應根據病蟲為害的部位來考慮噴施、根施、灌注、撒施等方法;在施藥時間上,應抓住關鍵的時間進行防治,如害蟲的幼蟲期和外出為害時間以及病害發生初期等。科學用藥,既可減少用藥次數,降低防治成本,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