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別名:香蕉巴拿馬病鐮刀菌萎蔫病
為害癥狀:從苗期到成株期都能染病,但只在植株將要抽蕾時癥狀才變得明顯。病株開始是在下層葉片及靠外的葉鞘變黃色,先從葉片基部逐漸向上、或從葉緣向中
脈遂漸變黃,以后整張葉片變黃、凋萎、下垂,由黃變褐色干枯。有些葉片未變黃即下垂、或雖發黃但不下垂,有的病株是心葉壞死,基部的假莖縱裂,整株葉片均凋萎下垂。切開病株球莖和假莖,里面的維管束呈現紅棕色或褐色斑點狀或線條狀,越近莖基部變色越深,最外層葉鞘的維管束也變褐色。病株的根系最終變黑死亡。
病原菌形態特征:產生兩種類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3~5個分隔,多數3個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單胞或雙胞,卵形或圓形。菌核暗黑色,直徑O.5~1毫米,最大達4毫米。原膜孢子橢圓形至球形。此菌有4個生理小種;大密哈(AAA)對1號小種十分感病,但抗2號小種;勃拉戈(ABB)相對感2號小種;但抗1號小種;3號小種只侵害羯尾蕉;矮把香芽蕉原是抗病品種,但1976年在臺灣出現4號小種,造成嚴重損失。
發病特點:此菌能在土中存活許多年。帶菌的球莖、吸芽、病殘組織和病土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隨染病種植材料、病土和流水傳播。病菌由根系侵入,在維管束內蔓延,引起系統性紙管束病害。土壤瘦瘠,沙土或沙壤土,pH6以下,排水不良處易病,土溫較高,土壤最大持水量25%時發病最重。
防治方法:
(1)新植蕉園嚴格選用無病種植材料,嚴禁從病區輸入球莖、吸芽作種植材料。
(2)病區改種抗病品種。
(3)加強栽培管理增施肥料,開溝排水,增強植株抗病力。平地重病蕉園有條件的可淹水休閑半年或與水稻輪作。
(4)隔離病區,挖除、燒毀或深埋病死株,病穴撤施石灰,防止病土和流水傳入無病園。
(5)輕病株用含多菌靈2%有效成分的藥液注射球莖,每株次3毫升、年注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