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人參果(香瓜茄)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微量元素,如硒、鉬、鈣、鋅、鐵、硼等,既可作為水果食用,又可作為高檔蔬菜,還可進行深加工。近幾年來,我市的人參果栽培有了很大發展,但不久即遭受各種病害的侵襲。為此,我們對保護地栽培人參果的主要病害的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進行了3年的研究,現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主要癥狀
1.疫病 主要為害葉子和果實,也侵染莖部。葉片上多從葉尖和葉緣開始,出現暗綠或灰綠色大型不規則水漬狀病斑,然后很快變暗褐色;潮濕時在病菌斑邊緣與健部交界處常有一圈濃霜狀白霉,病斑擴展服燕尾服相連,全葉迅速干枯或腐爛;干旱時,病部呈黑褐色。莖部受害后形成暗褐色條斑,后變黑色稍凹陷,潮濕病斑邊緣白霉層較顯著,嚴重時病斑擴大,組織腐爛,易彎折。果實最初在果面產生大而不規則、水漬狀污斑,暗綠色,不久,病斑中央呈黑褐色,四周顏色漸變淺,無明顯邊緣。病斑漸擴大,質地挺實,一般無輪紋。在非常潮濕時或病果落地后病部表面產生大量白霉。
2.葉霉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莖和果實。病葉初為黃色或淺綠色病斑,背面產生較厚的灰白色霉,后漸變為紫灰色或黑褐色。病斑多時葉片皺縮,卷曲以至干枯。一般下部葉先發病,逐漸向上蔓延,病重時可引起全株葉片卷曲,嫩葉和果柄癥狀也類似,引起花瓣凋萎或幼果脫落。果實上常使蒂部產生近圓形的硬化凹陷斑。
3.綿疫病 主要為害未成熟的果實。先在近果頂或果肩部現出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時長有少許白霉,后逐漸形成同心輪紋狀斑,漸變深褐,皮下果肉也變褐色。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霉,病果多保持原狀,不軟化,易脫落,葉片染病,上面長出水浸狀大型褪綠斑,慢慢腐爛,有的可見同心輪紋。
4.灰霉病 幼苗受害時,葉片和葉柄上產生水浸狀腐爛,后干枯,表面生灰霉。嚴重時擴展到幼莖,產生灰黑色病斑后腐爛,產生黑色霉而折斷,造成大量死苗。成株期受害,葉片上出現水浸狀的大型灰褐色病斑。潮濕時病部長出灰霉;干燥時病斑灰白色,隱約可見輪紋。花和果實,病部呈水浸狀灰白色,最后果實腐爛。一般病果不脫落,相互間可以傳染。
二、發病規律
1.疫病 由鞭毛菌亞門疫霉屬真菌引起。以菌絲體或卵孢子隨種苗傳播,借雨水濺射到近地面的果實或葉片上形成初侵染,繼之,病原菌形成孢子囊,借風、雨或流水傳播。一般由下部葉片開始發病,低溫、陰雨、濕度大、露水大、早晨或夜間多霧情況下易于發病。當較長時間相對濕度在85%以上,氣溫在25℃時極易流行。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植株生長茂密、田間濕度大的地塊發病早而重,偏施氮肥,植株徒長或土壤貧瘠,植株衰弱,也易發病。
2.葉霉病 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引起。在溫室大棚中常見,露地極輕微。病菌從葉背的氣孔侵入,在細胞間隙蔓延。病菌發病適溫20~25℃,在高濕時發病嚴重,溫室、大棚若通風不暢,植株茂密,澆水后往往容易大發生。病菌也能侵入花梗,直人子房,潛伏在種皮上進行為害。
3.綿疫病 由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借雨水反濺到近地面果實上,病菌萌發產生芽管,從果皮侵入發病,然后病部長出菌絲產生孢子囊及游動孢子,通過雨水及灌溉水進行傳播再侵染。發育溫限為8~38℃,30℃最適。相對濕度大于95%,菌絲發育良好。7~8月高溫多雨季節或低洼、土質粘重地塊發病重。
4.灰霉病 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引起。植株發病后,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并借風力、雨水及農事操作傳播。由傷口或表皮直接穿透侵入寄主,病菌在2~31℃的溫度范圍內均可發育,以20~23℃發育最好;相對濕度在95%以上發育也好。在冬春日光大棚里,由于溫度較低濕度較大,結果期間,棚內莖葉茂密,土壤濕度大。因此容易發病。
三、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 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起壟栽培,可用地膜覆蓋以防止雨水濺起病菌,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整枝打杈,注意通風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別注意通風降濕。及時摘除病葉。病果等深埋或燒毀。
2.藥劑防治 對疫病和綿疫病可選用40%乙磷鋁200~400倍液、25%甲霜靈600倍液、64%殺毒礬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6~8天噴1次,兼顧地面。對葉霉、灰霉病可選用60%防霉寶600倍液,50%速克靈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于發病初期噴施,共噴2~3次。lh內遇雨應重噴。對棚室栽培的,還可選用速克靈煙劑、萬霉靈粉劑等,也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