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浦江桃形李,系薔薇科李屬,“中國李”中的一個品種,是金華市浦江縣名特優新珍稀果樹之一,曾在全國農博會上獲得金獎;2001年,獲全省農業名牌產品稱號,也是該縣至今惟一的省級農業名牌產品,目前準備報批國家級農業名牌產品。
當地人稱“猴面果”說起桃形李,很多浦江人都會告訴你一個優美的傳說:相傳當年孫悟空在仙果山偷吃蟠桃,吃得津津有味,不小心將吃剩的桃核丟到了人間,在浦江境內長成了這種貌似孫悟空臉型的猴面李。所以,當地農民把桃形李稱之為“猴面果”。
在浦江,桃形李還有一個“昵稱”叫“桃麥李”。據說,發現桃形李是在20年前。1984年,該縣農業局在開展全縣果樹資源普查時,發現該縣石馬鄉一偏僻的砂質坡地上,有一種形似桃子,果皮青黃色,敷有較厚白果粉的奇特果,結果累累,簡直是“果實串串掛枝柯,樹頂見果不見葉”,顯得非常神奇。從此后,桃形李在浦江各鄉鎮得以迅猛發展。
這一說法顯然是神化了。說起桃形李,浦江縣農業局經濟特產站站長方聚雪如數家珍。他說,桃形李確實是在1984年開始挖掘、試種,但經過科學培植而成,即在“李樹上嫁接桃枝則為桃李”。4年以后,桃形李開始在浦江大面積推廣。方聚雪說,1990~1991年是桃形李發展最快的年份,平均每年以1萬畝的速度在浦江縣各鄉鎮推廣。
方聚雪是浙大(原浙農大)園林系果樹專業77屆畢業生,從1984年至今,研究桃形李已整整20年。近來,他又研究了一種叫“大枝修剪”的新技術,這一技術可使桃形李的每畝收入達1萬元以上,是以前的兩三倍。
據方聚雪介紹,在省農業廳召開的浦江桃形李生產認證會上,有關農業專家認為浦江桃形李是我省發掘的最有前途的新興水果之一,也是國內珍稀水果。專家們當時就為桃形李下了這樣的定論:世界上李類水果中最晚熟的品種;也是“個子”最大的李類水果,單個最重的達200克。
吃法有講究:從“頭”吃到“尾”
桃形李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食之兼有桃李之風味,樹型、樹姿介于桃李之間,且產地主要在浦江,所以稱它為浦江桃形李。如果你初到浦江,初次品嘗桃形李,熱心的浦江老農會告訴你桃形李的正確吃法:從尖尖的果頭處入口,一口下去又甜又酸,從“頭”吃到“尾”,那味道美極了;如果拿起來隨便咬著吃,桃形李的味道可能會變得酸澀,吃不出地道的味道來。浦江人說,桃形李的吃法就是這樣有講究。
不巧的是,現在桃形李還沒有上市。據說,在桃形李成熟的季節,浦江大街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買一些拎在手里,洗凈覆蓋在上面的那一層天然白果粉,你會發現桃形李果型奇特,果皮呈青黃色,色澤鮮麗,果肉呈淡黃色,口感細膩松脆,甜酸適口,芳香誘人,而且營養價值十分豐富。
由于桃形李果大味美,福建、四川、重慶等省市紛紛引種。但桃形李卻有一個“怪脾氣”:據說,到目前為止,浦江北面的地方引種都不成功,而南邊的雖然基本上獲得成功,但其口感、味道卻不地道了。方聚雪說,浦江的土壤和氣候是最適宜種植的。
據悉,目前浦江縣已有2萬余畝桃形李種植面積,總產量2萬余噸。因為桃形李上市時間恰逢8月份水果淡季,因此其采摘期一到,上海、杭州、福建、廣東、深圳等地的采購車就紛紛上門搶購,十分暢銷。同時,桃形李還遠銷海外。
星火項目黃金收益
作為珍稀果品,浦江縣把桃形李列為星火項目之一,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桃形李的研究和發展,為推廣和普及桃形李,他們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比如?熏種植50畝以上,每畝補助150元;種植100畝以上,每畝補助200元,等等。雖然,浦江縣的名特優新水果品種不少,但該縣目前已成為全國性的桃形李生產基地,也成了該縣果農種植面積最大、涉及人口最多的果品,并形成產、供、銷、貯、加、貿一條龍生產線。
桃形李除可鮮食外,還可制成李脯、蜜餞、果醬、果汁、糖水罐頭,還可曬成干、釀成酒,經濟效益非常高,深受種植戶的青睞。因此,在浦江果農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口頭禪:“七品種八品種,不如桃形李老品種”。
桃形李到底給果農帶來了怎樣的經濟收益呢?方聚雪說,1991年后浦江桃形李十分俏銷,當時賣到香港每公斤48元港幣,相當于現在的48元人民幣。他舉例說,在浦江仙華街道辦事處有一戶叫方文理的種植戶,以前種了50畝試試看,發現收益不錯,去年他一口氣增加了400畝,今年投產后,估計年收入達500萬元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