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園址選擇
園址一般選擇背風向陽、不積水的平地或15度以下的緩坡地,要求土質肥沃,中性至微堿性,土層厚度在1米以上,有灌溉條件。較黏重的土壤必須經過改良才能栽植,否則不能豐產。
二、栽植密度
肥沃的平原地,株行距一般采用3米x6米或4米x6米,丘陵山地株行距宜采用3米x5米或4米x5米。栽植密度應根據立地條件、栽培品種和管理水平適當調整。
三、配置授粉樹
核桃屬于風媒傳粉樹種,雌雄同株。但多數品種雌花和雄花花期不一致,為提高坐果率和果實品質,必須配置授粉樹,授粉樹和主栽品種的比例一般以1:3--1:4為宜,按株行距配置均勻。
四、整形修剪
1、整形。一般根據不同種植密度和品種特性來定形,密度大或早實型干性差的品種多采用開心形3個--5個主枝,每個主枝選留4個--6個側枝為宜。密度小或晚實型干性強的品種多采用主干疏層形2層--3層,每層5個--7個主枝,每個主枝上選留3個--4個側枝,整形宜早不宜遲,一般要在5年--7年內完成。
2、修剪。秋季落葉前或次年春季萌芽至展葉期修剪。幼樹和初結果樹修剪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各級骨干枝,使其盡快形成良好的樹體骨架;盛果期樹修剪的主要任務是及時調整平衡樹勢,調節生長與結果的矛盾,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更新復壯結果枝組,延長盛果期;衰老樹修剪的任務是因樹制宜,對老弱枝進行重回縮,并充分利用新發枝更新復壯樹冠,并對其及早整形,防止新發枝郁閉早衰。同時結合修剪,徹底清除病蟲枝。
五、加強土肥水管理
1、中耕松土。核桃園要保持土松、草凈。每年中耕除草2次--3次。晚秋或早春結合深翻施基肥,基肥以人糞尿、廄肥為主,適量混入過磷酸鈣。
2、施肥。土壤施肥:花前花后(4月--6月)分別施入復合肥和速效氮肥,于樹冠下挖環狀、輻射狀或穴狀溝,深20厘米--30厘米,施用量可按樹冠投影面積計算,即每平方米施基肥5千克,復合肥0.075千克,速效氮肥(以尿素計算)0.05千克。葉面噴肥:在花期或果實膨大期進行葉面噴肥,肥液種類和濃度:0.2%--0.4%的四硼酸鉀,0.2%--0.3%的磷酸二氫鉀,1%--2%的尿素液。總之,前期促,后期控,力爭樹勢強健但不旺長。
3、適時澆水。根據氣候和墑情一年澆2次--3次水,注意防澇,在雨季及時排水。一般結合土壤施肥。
六、花控及花果管理
1、去雄疏果,合理負載。及時疏除過量雄花,以減少養分損失,宜早不宜遲。剛結果的幼樹雄花芽較少,可不疏除。早實品種花量大,坐果率高,應及時去雄花和疏果,以保持強壯的樹勢和合理的負載。發芽前15天--20天(雄花芽萌動期),摘除雄花芽,去雄量為全樹總雄量的90%--95%,保留頂部及外部枝條上5%--10%的雄花,即可滿足授粉的需求。留果量依品種、樹勢、管理水平而定。其原則是既要保證一定的產量,又要有較強健的樹勢。
2、適時采收,嚴禁早采。果實充分成熟的標志是青果由綠色變為黃綠色,約有30%的果實青皮自然裂開,此時也是果實采收的最佳期。據試驗,核桃成熟前的20天,是單果重、出仁率、含油量等主要指標增加的高峰期。若提前采收,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品質急劇下降。為提高果實品質,嚴禁早采。
七、防治病蟲害
1、核桃潰瘍病。可采取清除病枝落葉,刮除樹干基部粗皮,涂抹5波美度--10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甲基托布津等方法進行防治,再于7月--8月噴2次50%退菌特800倍液,可使病株率降低到1%以下。
2、核桃舉肢蛾。主要為害果實,采取樹下開墾耕種,清除殘枝落葉為基礎,摘拾黑果為主要措施,樹冠噴藥為應急手段的綜合防治方案。即采果后至次年5月中旬翻耕、擴盤、清園;6月--8月摘拾黑果,集中銷毀;6月上旬至7月中旬成蟲羽化期在重災區選用50%的殺螟松1000倍--1500倍液或敵殺死3000倍液樹冠噴藥。
3、云斑天牛。主要以蛀干危害,可人工捕捉成蟲為主,并及時用藥塞蟲孔,砸死卵和幼蟲,8月樹上噴40%殺蟲凈500倍液,防治率可達90%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