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鮮桃是大眾最喜歡吃的水果之一,保護地生產的錯季鮮桃在市場上更是搶手。近幾年來,在我省一些老果區發展勢頭迅猛,經濟效益可觀。我市位于沿海地區,地下水位高,土壤質地粘重,透氣性差,鹽堿含量高,不適桃樹生長,為了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促進農民增收,我辦大膽引進玫瑰露、沙子金紅兩個溫室栽培的優良新品種在我辦高科技示范園進行種植,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定植前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上,定植當年配套適合當地實際的栽培技術。通過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活性)、高壟栽培、疏通排灌系統、地膜覆蓋、根外補鐵等綜合技術措施,從根本上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質,試種獲得成功,為鹽堿地區發展設施果樹生產積累了經驗。
一、溫室設計
溫室為短后坡、高后墻、半圓拱形溫室,無立柱鋼粱結構,長62m,南北跨度8m,脊高3.2m,后墻高2.5m,后坡長1.5m(用預制水泥板鋪設,上面用爐渣封頂),后墻和兩面山墻為雙層磚空心構造(墻體厚60cm,中空),棚面為聚乙烯無滴膜,冬季膜上蓋一層5cm厚的手拉式蒲草苫。
二、定植前整地
在土壤60cm深處有2~4cm的紅膠泥層,嚴重托水,導致排鹽困難。采取的措施是,在行間挖40cm寬,70cm深的溝,破壞膠泥板結層,并在60cm深處添入20cm燃燒完全的煤爐渣,上覆一層草,再以表土添平,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隔斷鹽堿隨水上升的通道,緩解鹽堿對桃樹的危害。針對溫室區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狀況,在溫室前后挖寬2m,深1.3m的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隨著棚內地下水位的降低,土壤鹽份滲透到土壤深層,通過淡水灌溉起到洗鹽堿的作用,減少返鹽堿量。同時改善溫室內地下水位過高的狀況。每畝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同時撒施500kg過磷酸鈣,然后用旋耕犁全園旋耕2遍,使土肥充分混合。鹽堿地栽培桃樹的關鍵在起高壟。按株行距1.0×1.5m起壟定穴,壟高30cm,寬40cm,在前坡腳內側沿東西走向挖撤水溝,寬30cm,深30cm,與壟間相通,雨季時起排水防澇作用。壟頂耙平,栽植穴深30cm。每行5株,北面第1株距后墻2m,南面第1株距前坡腳1.5m,共栽60行,300株。
三、栽植苗木
在4月底栽植。選用營養缽育苗,苗高20cm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栽植時先把苗木連同土坨從營養缽里倒出,注意土坨不要散開,小心放入定植穴中,四周用土蓋好,深度要求土坨表面與壟面水平即可,每行苗木由大到小依次向南排開,便于以后整形。一個溫室內栽種兩個以上品種,有利相互授粉,提高坐果率。栽后馬上順壟溝灌水,使土壤和土坨接觸緊密,并起到壓鹽去堿作用。從5月中旬開始,每半月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1次,在苗木兩側土坨邊緣開淺溝施入,每次每株施尿素20g,磷酸二氫鉀20g,施肥后及時灌水,生長季共追肥3次,每次灌水后土壤墑情適宜時及時松土、鋤草。定植當年不宜使用除草劑。
四、科學的肥水管理
施肥以充分腐熟的人糞尿、圈肥等為主,于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施入,每畝施入4000kg,并配合一定量的復合肥。施肥方法以溝施為主,結合施基肥深翻地,提高土壤通透性,減輕鹽堿對桃樹根系的傷害。結合追肥在生長期灌水3~5次并鋤草松土,抑制土壤中鹽份上升。萌芽前株施尿素0.2kg,坐果后株施復合肥0.2kg,桃樹謝花后到6月份每月葉面追肥二三次,用0.3%磷酸二氫鉀和0.3%光合微肥交叉噴施。果核硬化期株施果樹專用肥0.3~0.5kg。果實采摘后每畝施有機肥1000kg,過磷酸鈣40kg,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7月中旬后適當控制肥水。桃樹生長期視棚內墑情適當澆水,果實采收后灌水三四次,深秋灌水1次。
五、整形修剪與化控
樹形采用“Y”字形。干高30~40cm,2個主枝夾角120°左右。新植苗木發芽后,選留生長健壯、東西方向的2個新梢培養為主枝,生長季不進行摘心,其它枝條長到30~40cm時摘心,控制其生長。8月上旬拉枝,開張主枝角度。秋季落葉后進行修剪,修剪以疏枝緩放為主,主枝上每20cm留1個結果枝。主枝、延長枝不短截,疏除強旺枝、競爭枝、過密遮光枝、交叉重疊枝,保留花芽多的結果枝。修剪后樹體高度控制在1.3~1.5m。隨著樹齡增長,在生長季采用摘心、拉枝、捋枝等控制樹體生長,7月中旬、8月上旬噴2次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0倍液,7月下旬用20倍液多效唑涂抹桃樹主干。扣棚后樹體發芽前,土壤施入15%的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株施1g。更新修剪時回縮2年生結果枝,防止結果部位外移。
六、溫濕度調控
扣棚時間在12月上中旬,這時外部環境氣溫低,平均溫度低于10℃時開始扣棚保溫。棚內升溫前樹體行間覆蓋地膜增加地溫,使根系及早活動,向上供應水分。棚內溫度及濕度控制,萌芽期白天12~18℃,夜間不低于5℃,相對濕度70%~75%;花期白天13~21℃,夜間高于6℃,相對濕度50%~60%;果實膨大期白天15~26℃,夜間10~15℃,相對濕度50%~65%;果實成熟期白天25~30℃,夜間12~17℃,相對濕度50%~60%。
七、病蟲害防治
桃樹上最容易發生的病蟲害有細菌性穿孔病、黃化病、蚜蟲、紅蜘蛛、潛葉蠅等,要隨時發現隨時防治。有效藥劑有阿維菌素、滅幼脲3號、千蟲克、百蟲殺、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等,注意交替用藥,以防產生抗藥性。鹽堿地栽植桃樹雨季最易出現缺鐵性黃化,可以在噴藥的同時,噴施0.2%~0.3%硫酸亞鐵,效果明顯。一般噴施后3~5d,在近葉脈的葉肉處先出現綠色點斑,再過3~5d,整個葉片可完全變綠,明顯增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