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梨小食心蟲是為害桃果的主要蟲害之一。在防治不力的桃園中,中晚熟品種蟲果率可達50%以上。以往該蟲在華北一年發生3~4代,第一、二代主要為害桃梢,第三、四代一般為害梨、桃果實。以老熟幼蟲在樹干裂縫、翹皮等處結繭越冬,越冬繭在樹干基部近地表處最多。第二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蟲一般出現在4月中旬至5月末,這代成蟲產卵于樹梢上。第一代幼蟲大部分發生在5月;第二代幼蟲一般年份主要為害桃梢,只有個別桃果受害;第三代卵盛發期在7月中旬~8月上旬;第四代卵盛發期在8月中下旬。這兩代幼蟲一部分為害桃梢,一部分為害果實。該蟲世代重疊現象嚴重,田間7~8月份經常有成蟲和卵。成蟲趨光性弱,有趨化性,用糖醋液、梨小性外激素可大量誘殺;
按照上述規律,早熟品種的春蕾、636號、早香玉、慶豐、京紅等,成熟期都在7月中旬以前,一般年份很少受害。而中熟品種白鳳、久保、京玉成熟期在7月中旬以后,所以可被第三代幼蟲危害。8月中旬以后成熟的綠化9號(燕紅)、紅秋蜜、晚蟠桃、頤紅水蜜等晚熟品種可受第三、四兩代幼蟲為害。可是,近4~5年來梨小食心蟲蛀果時間明顯提前,其第二代幼蟲也大量蛀果。因此,早香玉、慶豐、京紅,甚至更早的636號也會產生大量蟲果。而梨小食心蟲對中晚熟品種桃的為害更是防不勝防,一些果園在7、8月份該蟲盛發期7~10天打1次藥,蟲果率也在50%以上。這種情況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也加重了果實的污染。
為了防治日趨嚴重發生的梨小食心蟲,我園探索采取以下綜合措施效果較好:①幼蟲越冬前在樹干上綁草把,誘集老熟幼蟲,冬天收集燒掉;②早春刮老翹皮,消滅潛藏的越冬繭;③利用糖醋液、性外激素誘殺成蟲并測報成蟲盛發期,從而確定施藥適期;④夏季隨時剪除被害嫩梢和檢拾落地蟲果深埋;⑤綠化9號、頤紅水蜜、晚蟠桃、紅秋蜜等晚熟品種套袋生產,一般6月初第二次疏果(定果)后噴1次殺蟲殺菌劑,并于7天內完成套袋,彩色品種要在采收前4~7天內摘袋,以保證正常著色,為了管理尤其是病蟲防治的一致性,一棵樹甚至一片果園,要每果必套,否則達不到節省農藥開支的目的。同時果實采收前根據蟲情而定,也要打二三次殺蟲殺螨劑加殺菌劑防治卷葉蟲、紅蜘蛛、桃潛葉蛾和穿孔病等保護葉片。殺蟲劑可選用高效中低毒低殘留的菊酯類、齊螨素、樂斯本、敵百蟲、敵敵畏等,還應間隔混加滅幼脲類制劑;⑥不能套袋生產的早中熟品種,根據蟲情測報而定,合理用藥。一般成蟲盛發期過2~3天為產卵盛期和孵化始期,此時打藥效果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