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上世紀80年代普及的桃樹速成育苗技術,在芽接時間、剪砧時間和芽接高度等具體環節上仍有不理想之處,我們通過進一步試驗提出了改進桃樹嫁接的四項關鍵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及早培育砧木苗提早在12月(封凍前)播種、澆水,次年2月覆蓋薄膜,3月中下旬幼苗出土后及時定苗,葉面噴施微肥和農藥,苗高25厘米時摘心增粗。據調查,覆膜區幼苗出土提早25天,嫁接前后適當澆水,苗木生長期可提早、后延20-30天,全年共增加有效生長期50天左右,苗高增加40厘米左右,從而保證了砧苗優質早嫁接。
二、適時隨芽接隨剪砧6月在苗高20厘米處嫁接(越早越好),接芽下保留10片以上葉子,用薄膜綁縛傷口后,隨即齊接口頂上短截,使接芽處于該株最頂端或二三芽的亞頂端部位,使接芽能夠盡快愈合,成活、萌芽和迅速生長。芽接后7-10天解除綁膜,在接芽有10片以上葉子時,抹除砧木所有老葉和萌芽,促進接芽生長,否則會因新芽葉面積過小導致生長衰弱,甚至全株死亡。我們于2003年11月20日,對隨接隨剪砧和接后(30天)剪砧(對照)的各500株苗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隨芽接隨剪砧的成活率達95%,較對照84.5提高10.5%,萌芽率提高11.9%,苗高提高37.3%。
三、秋季芽接適當提早近多年,豫西桃樹秋季芽接的傷口和芽眼往往出現黑褐色流膠覆蓋物,形成硬殼,嚴重影響成活率和次年發芽。為此,我們于2006年7月下旬至8月底芽接試驗各600株,嫁接的品種、方法、地點和人員相同,結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流膠株率僅為3.5%,而8月中旬為30.4%,8月下旬高達49.2%。可見,秋接宜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成活率和苗木質量都有保證。
四、春季帶木質芽接有效提高成活率結果樹春季帶術質芽接同枝接比較,帶木質芽接成活率高,技術簡單,生產效率高,節省接芽,在改優的同時獲得豐收。帶木質芽接時間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嫁接部位選擇在骨干枝延長枝頭,每株接12-15處。對1-3年生枝重短截或縮剪,在其先端進行多頭木質接。對留下的未嫁接枝,疏背上枝,強旺枝,留中弱枝,緩放多結果。此后,接芽生長至20厘米時,劃解綁膜,不斷抹疏原品種萌芽及新梢,抑制生長至采果后疏除,給接芽緩放自由生長及下年豐產創造條件。桃樹隨接隨剪砧過程中,嫁接時接芽下保留10片砧木葉子和接芽生長在10片葉子以上時抹除砧葉的方法,有效平衡了植株地上地下生長的關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