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室內枝接
核桃室內枝接是利用出圃的實生苗做砧木,在室內進行嫁接的方法。此法能有效地避免傷流液對嫁接成活的不良影響,并可人為地創造宜于砧穗結合的有利條件,具有適宜嫁接期長,可實行機械化操作,成活率高且穩定等優點。該法在整個休眠期都可進行,但以3~4月份為最適期。室內嫁接因所用砧木不同,可分為苗砧嫁接和子苗砧嫁接2種:
①苗砧嫁接:此法的優點是嫁接成活率高,尤其適用于室外嫁接較難成活的地區。但工序較復雜,育苗成本高,技術環節較難掌握,且需一定的設備條件。嫁接方法多為舌接法。砧木用1~2年生實生苗(1年生苗為好),根頸部直徑1~2厘米,秋季出圃假植,隨用隨取。3月份以前嫁接,于嫁接前10~15天,要對砧木和冷藏的接穗進行“催醒”(時間3~5天,溫度26~28℃)。嫁接前將砧木根系稍加修剪,去掉劈裂和過長的根,于根頸以上8厘米處剪斷砧干。選與砧木粗細相當的接穗剪成12~14厘米長的光滑斜面,在削面由下往上1/3處用芽接刀開一接舌,深達2~3厘米。砧、穗削好后要立即插合,使各自的舌片插入對方的切口,雙方削面緊密鑲嵌,并用塑料條或細麻繩綁緊。然后,將接穗頂部進行蠟封(也可以在接前蠟封),最后將接好的苗子成排斜放(呈35°~45°角)在溫床中進行愈合。溫度底層先放5~10厘米厚的濕鋸末,每排苗之間也用濕鋸末隔開,排放后上面再放1厘米左右的濕鋸末,鋸末要新鮮干凈,并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1000倍液拌濕消毒。鋸末含水量50%左右,溫度保持在25~30℃,經10~15天后,再置于0~2℃溫度條件下保存,待春季4~5月份栽植。為提高栽植成活率,根系應蘸泥漿,接口與地面相平,每株堆土7~10厘米高,以利保濕。發芽后苗可自行出土,但土壤粘重時新芽不易破土而出,要經常檢查,助苗出土。苗木少時也可以用塑料薄膜卷成筒(或用塑料袋),里面放些濕鋸末或濕土保濕,7~10天打開筒的頂端,20天左右將筒撤掉,用濕土保濕,7~10天打開筒的頂端,20天左右將筒撤掉,用濕土培好。也可在溫床愈合后,讓苗木在床內萌發展葉,逐步進行適應性鍛煉,然后移到田間栽植。
②子苗砧嫁接:此法的優點是嫁接效率高,育苗周期短,成本低。具體方法包括砧木培育、接穗準備、嫁接、愈合及栽植等幾步。
第一步,培育砧木:選個大、成熟飽滿的堅果為種子,根據嫁接期的需要,分批進行催芽和播種。播種前做好苗床,用腐熟的農家肥、腐殖質或蛭石做床上,或者將床土裝在高25厘米,粗10厘米的塑料營養缽內,以備播種。播種時,必須使核桃縫合線同地面垂直,否則胚軸彎曲不便嫁接。當胚芽長到5~10厘米時即可嫁接。為保證砧苗干徑粗度,應對子苗減少水分供應,實行“蹲苗”,亦可在種子工出胚根后,浸蘸250ppm(ppm為百分率,250ppm=0.025%)的α-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的混合液,然后放回苗床,覆土3厘米,可使胚軸粗度顯著增加。
第二步,準備接穗:從優良品種(或優株)母樹上采集充實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發育枝(結果母枝也可用做接穗)。接穗要求細而充實,髓心小,節間較短,直徑以1~1.5厘米為宜。超過2厘米則不能使用。將接穗剪成12厘米左右的枝段(上留1~2個飽滿芽),并進行蠟封處理。
第三步,嫁接:子苗嫁接時期為3月份,尤以3月上中旬為宜。方法多用劈接。第四步,愈合和栽植:先做好苗床,并在底層鋪25~30厘米厚的疏松肥沃土壤。苗床上面搭成拱形塑料棚(中間高1.5厘米左右),然后將嫁接苗按一定距離埋植起來,接口以上覆蓋濕潤蛭石(含水率為40%~50%),愈合溫度24~30℃,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上,并注意放風,通氣。約經15天左右,接穗芽就可萌發,此時白天要揭棚放風逐步增加日照和降低室溫,使苗木得到適當鍛煉。30天左右,當有2~3片復葉展開,室外日平均氣溫升到10~15℃,即可移栽到室外圃地。一般選陰天或傍晚栽植。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當年苗高可達40~60厘米。秋季應及時起苗,起苗前灌透水,以保證苗木根系完好無損。栽植前最好給根系蘸泥漿,栽后適當遮蔭,并及時澆水和葉面噴水,10~15天后待幼苗開始萌芽后除去遮蔭物。為保證嫁接苗安全越冬,要進行培土、灌凍水等防寒措施。
2.芽接
核桃芽接方法較多,根據芽片或切口的形狀,可分為方塊形芽接、“T”形芽接、舌狀芽接、環狀芽接、工字形芽接等方法。但無論哪種方法,芽片均應取自當年生健壯的發育枝的中下部,以中等大的芽為最好,砧木以2~3年生經平茬后的當年生枝最為理想,要選在砧木中下部平直光滑、節間稍長的部位嫁接。
(1)方塊形芽接
此法成活率較高,各地應用較多。操作方法是先在砧木上切一方塊,將樹皮挑起,再按回原處,以防切口干燥。然后在接穗上取下砧木方塊大小相同的方形芽片,并迅速鑲入砧木切口,使芽片切口與砧木切口密接,然后綁緊即可。要求芽片長度不小于4厘米,寬度2~3厘米,芽內維管束(護芽肉)保持完好。
(2)“T”形芽接
先接芽片切成盾形,長3~5厘米,上寬1.5厘米。砧木以1~2年生為宜,在距地面10~20厘米處選光滑部位切一“T”形口,橫向比接芽略寬,深達木質部,長度與芽片相當,切開后用刀挑開皮層,將接芽迅速插入,務使芽、砧緊密相貼,上切口形成層要對齊,然后自上而上用塑料條綁嚴。
(3)舌狀芽接
操作方法是先用刀在砧木一側削成長4~5厘米的舌狀切口,深達木質部,再將削起的樹皮上半部切去,保留下半部,在接穗上按同樣長度,削取一舌狀芽片,可稍帶木質部,但不宜太厚。芽片削好后,迅速插入砧木切口的樹皮下,使兩者形層對齊,然后綁嚴即可。
(4)環狀芽接
在接穗上選好接芽后,先在芽上1厘米和芽下1.5~2厘米處各環切1周,深達木質部,然后在背面縱切一刀,取下環狀芽片。再于砧木適當高度光滑處,環割取下與芽片相同大小的筒狀樹皮,將芽片迅速鑲嵌于砧木切口內,然后綁嚴。要特別注意勿使芽環左右移動。
(5)工字形芽接
將接芽上下各環切一刀,深達木質部,長3~4厘米,寬1.5~2.5厘米,再從接穗背面取下0.3~0.5厘米寬的樹皮作為“尺子”,在砧木適當部位量取同樣長度,上下各切一刀,寬度達干周的2/3左右,從中間豎著撕去0.3~0.5厘米寬的皮,然后剝開兩邊的皮層,將芽片四周剝離(僅剩維管束相連),用拇指按住接芽側面向左推下芽片(帶一塊護芽肉),將芽片嵌入砧木切口中,用塑料條自上而下包扎嚴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