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桃潛隱花葉病又稱為桃花葉病、桃黃花葉病、桃雜色病等。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有發生,我國也有類似病株。本病寄主只有桃。
(1)癥狀桃潛隱花葉病是一種潛隱性病害,葉片一般不呈現花葉癥狀。本病主要特征是生長緩慢,桃的開花和成熟晚4?6天。第一年植株生長勢稍微受影響,果實稍扁平,不如正常果干凈鮮亮。病果有紋、變形、色暗,常褪色,缺香味。核也稍扁,有開裂,果縫木栓化,開裂是本病外部特征。
感病第五年病株開始衰老早熟,許多芽壞死,植株呈光禿狀,枝多而生長弱。病株果實減產,質量也不如正常果。施肥不能使病株恢復正常,病株的衰退則不可逆轉。由于樹體逐漸弱化,病株對寄生菌和不良氣候環境很敏感,抗性降低。
少數葉片有花葉而不變形,只是呈現鮮黃色病部或乳白色雜色,或發生褪綠斑點和擴散形花葉。只有少數感病嚴重的植株全樹黃葉、卷葉和大枝出現潰瘍。高溫適宜于這種病株的明顯出現。薔薇科植物白色花瓣發生玫瑰色斑駁。
有時新梢的木質部出現大而深的條紋,但對樹皮無損害,沒有開裂和壞死。最早的葉片呈現斑點,穿透背面。
(2)病害循環與流行據美國報道,有20%的桃、緊核桃和油桃感染本病。從日本輸往法國的品種有60%感病,常呈現花葉,到春天有部分葉片發生。在感染株周圍半徑20米范圍內,潛隱花葉相當普遍。根據試驗,桃芽可傳播本病。一棵樹要經過3?4年之后才大體上被感染。
(3)檢測在溫室用桃苗GF305作指示植物,可檢測本病。接種的指示植物要重復10次。第一次接種經過2個月后再用重毒株系作芽接。由于弱毒株系對強毒株系的作用,如果植株事前已被桃潛隱株系所感染,則重毒株系在指示植物上不表現任何癥狀,這表明潛隱株系的存在。這種技術在國外已試驗15年,證明是可靠的。
類病毒的純化最近在試驗室已獲得成功。
(4)防治方法采用無類病毒繁殖材料,修剪時工具要消毒,避免傳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