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栽培價值
山楂又稱紅果或山里紅,是我國的一種特產果樹。果實營養豐富,其中特別是鐵、鈣等礦物質和胡蘿卜素、維生素C的含量均超過或大大超過蘋果、梨、桃和柑桔等大型水果。此外,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K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山楂的藥用價值非常廣泛,它具有散淤、消積、化痰、解毒、開胃、收斂等多種效能,已制成山楂丸、健脾丸、保和丸等十幾種傳統中成藥。據近代醫學證明,山楂還有降壓、強心、擴張血管以及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此外,山楂果實中還含有一種抗癌的藥物成分牡荊素。
山楂果實小,酸味重,鮮銷不廣。但果實富含紅色素和果膠等物質,特別適于制成各種加工品,是食品工業的一種重要優良原料。常見加工品有山楂糕、果丹皮、山楂醬、蜜餞、果茶、山楂酒及糖葫蘆等。近年還制成山楂晶、濃縮山楂汁等新產品,頗獲好評。此外,從山枝葉中能提取山楂酮,制成高級營養保健飲料;從山楂核中能提取山楂核精,制成快速高效治療軟組織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的貼膏。
在栽培上,山楂具有結果早(栽楂后2~4年始果),經濟壽命長(一般可達56d0年)和耐粗放管理等優點。可以充分利用沙荒和荒山發展生產。
主要種類和品種
山楂屬于薔薇科山楂屬。作為果樹栽培的有2~3個種。其中栽培最廣泛、品種最多的是大山楂變種,即其余見有栽培的是湖北山楂和云南山楂。此外,尚有果形較小的各種野生山楂,可作砧木用。
山楂品種不多,以山東、河北、遼寧等老產區資源最為豐富,多數為晚熟品種。主要品種有大金星、敞口,淮北地區多有引種,表現早果豐產,果實耐貯運。江蘇宿遷有鐵球品種,早年引自山東,果肉質細而糯硬,風味濃,果實艷紅、耐藏,最宜加工制作山楂糕。此外,河南有豫北紅、山西有粉口(絳縣紅果)等地方優良品種。引種栽培時應根據品種性狀和用途進行選擇。長江以南地區以栽培云南山楂為宜。
生長結果習性
山楂是落葉小喬木或灌木,一般株形較小,但因壽命長也能長成大樹。枝條頂端優勢性明顯,發枝力強,冠內枝條易密生。幼年樹層性明顯,但生長過程中中心干容易偏斜或消失,使樹冠偏斜,整形中應注意調整。盛果期后枝頭下垂,樹姿開張,多呈自然半圓形或圓頭形樹冠。后期休眠芽容易萌發,有利于樹冠更新和延長盛果期年限。山楂根系發達,容易發生根蘗,除用以繁殖苗木外,應予清除。
進入結果期的枝條,只要生長適度,發育充實,頂芽及其下l~4芽都易形成花芽。山楂的花芽是混合芽,第二年先抽生新梢,再在梢端及其附近葉腋中抽出花序結果。結果新梢不形成果臺。初結果的樹上,5厘米以上的中、長結果母枝占多數,它們結果數量多,著果牢靠。盛果期的大樹,一般以5厘米以下的短結果母枝占多數,它們連續結果能力較差。
結果新梢開花結果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頂部結果的同時,其下部分側芽仍能分化花芽,在次年連續結果,一般可持續2~5年,依品種、樹勢和結果母枝健壯程度而異。另一種情況是頂部開花結果后,其下側芽只發育成葉芽,第二年抽生發育枝,然后在發青枝上再形成花芽而于第三年再次抽梢結果,成交替結果現象。也有間隔2~3年才發生花芽然后再抽梢結果的。栽培上應多培養能連續形成花芽的結果母枝類型,以達到豐產穩產。
山楂有自花授粉、受精和單性結實的特點,但異花授粉能顯著提高著果率。山楂為傘房花序,每花序一般有花15~30朵。常表現出花序著果率高而花朵著果率低。單花著果率約在20%上下,因品種、樹齡和著果部位而有較大的差異。樹冠外圍多高于內膛。每花序一般著果4~6個。山楂花期較晚,果實生育期較長,晚熟品種需140~160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