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經調查和試驗,認為臍橙果實臍部黃化是由謝花后花器官的殘渣下落到花柱基部、并隨臍向內收縮生長帶入臍內誘發的;發病的早遲及發病率的高低,與殘渣在臍內的多少及深淺、雨水對臍孔的滲透情況、果實生長快慢、外界溫度等因素有關。幼果期和臍黃初發期用尖利小刀旋割臍部花柱,只要旋割深度達到殘渣在臍內所藏的深度,防止臍黃的效果就達百分之百。
能否從避免花器殘渣落入臍內入手,減少臍黃發生呢?筆者于1991年3月下旬在臍橙花蕾期進行了拉枝試驗。試材為在實生紅桔上高接換種后結果3年的眉山9號臍橙,具體作法是:在樹冠滴水線四周均勻打幾個木樁,用篾條或繩將樹上與水平線所成角度大于20°的向上斜生結果枝組,按需要的方向和角度牽引并栓在木樁上,使這些結果枝組上的花蕾呈水平狀態或朝下。進行拉枝處理后,將已拉枝和不拉枝樹上所有朝上的花(斜生角度大于60°)用毛筆蘸紅油漆在花柄基部標記。據7月上旬調查,拉枝處理的結果枝組上的臍黃發生率為9%;不拉枝樹上的自然水平結果枝組上的臍黃發生率為18%,與水平線所成角度大于20°的斜生結果枝組和直立結果枝組的臍黃發生率為81%;兩組試驗樹上果實發生臍黃者無一不在紅油漆標記之列。
筆者曾于1989、1990年進行單株拉枝試驗,所得結果相同。為此,在1991年同時將此技術用于本地115畝臍橙園,臍黃發生率由1990年的52%下降到12%以下,平均畝產達3400公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