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上海首次引進的臺灣葡萄柚近日在各大超市上柜,其富含維生素的特性讓臺灣葡萄柚頗受中老年市民的歡迎。
記者在世紀聯華上海體育場店看到,臺灣葡萄柚的專柜吸引了眾多顧客,品嘗、選購的人絡繹不絕。不少市民稱了解到臺灣葡萄柚已經上市,特地來買兩個嘗嘗鮮。
臺灣葡萄柚的維生素含量高、水分多,因此,很多中老年人對其青睞有加。據了解,本次上海采購的臺灣葡萄柚將可持續供應到明年春節期間。
葡萄柚是由柚類偶然變異的柑桔,由于果實在枝上成串簇生如同葡萄,所以稱為葡萄柚。葡萄柚屬于熱帶型柑桔類,管理上較柑、桶柑容易,并且產量豐富。果實風味極特殊,甜、酸而微苦,食用后有迅速消除疲勞,清血降火,恢復體力之效,不僅可供鮮食,并為制造果汁、果肉罐頭的極佳原料。
一、栽培環境
葡萄柚為較喜高溫的柑桔種類,在20~30℃的溫度范圍生育較佳,并且夜溫稍高,品質極佳。喜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地方,土壤有機質高,保水、通氣良好,保肥性也好,樹體生育好,產量高,樹命長。如土壤有機質低,不僅產量低,且容易發病,樹命短。
二、品種與繁殖
臺灣栽培的葡萄柚以馬喜(Marsh)及魯比(Ruby)兩品種最多。葡萄柚以嫁接繁殖為主,砧木以苦柚或葡萄柚較佳,也可以用柳橙為砧木,如采用廣東檸檬或酸桔則樹命短且產量、品質均低下。接穗最好采自品種優良、不帶病毒的珠心胚系母樹,或采自經熱療處理,配合莖頂嫁接的母樹為宜,如此可避免毒素病的傳播。
三、栽培管理
1、栽植:葡萄柚以冬季低溫期為定植時期,11~12月種植,第2年的柚芽生長較快。栽植距離因土層瘠瘦、肥沃或地勢不同,一般以7米×7米或7米×8米為宜。挖苗時最好帶土球或維持根部濕潤。栽植穴事先混好腐熟有機肥10~20公斤的過磷酸石灰,充分拌合均勻并踏實,栽植后應比原地面稍高些。植株附近要覆蓋,注意灌水,并用少許稻草把植株遮陰,避免落葉而影響以后的生長。
2、施肥:葡萄柚種植最初數年樹冠較小,可利用材料覆蓋樹冠下地表,以保持土壤養分、水分,并增加土壤有機質,同時要注意天牛的防治。進入結果后,可改用草生栽培或覆蓋作物栽培,每年在夏季割草2~3次,節省土壤管理費用,減少土壤流失,并可保持、增加有機質,以維持良好的土壤性質,減少養分、水分逆境,促進樹體正常生育。結果樹體年施肥兩次。基肥在12~1月間施用,以復合肥料(三要素為15-15-15)較佳,為每年施用量60%~70%,促進開花結果及春梢的生長。追肥為促進果實發育,于每年5~6月間施用,施用量視結果多寡而增減,可在雨后土面濕潤時撒施。如果果園土壤酸性,可在秋冬季酌施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皆未燒過者),每株樹2公斤左右,以改善土壤性質、提高肥效。另在旱季應行灌水,每隔1個月灌水1~2次,增加結果,改進果實品質,及促進樹體發育。
3、整枝修剪:為方便管理、控制樹勢樹形,葡萄柚宜采用自然園頭形整枝,主干高度40~60厘米,再留2~3個主枝,每一主枝均勻留2~3個亞主枝。留主枝或亞主枝時注意枝條生長角度與方向相對性。幼樹養成良好骨架,以后可減少修剪的困擾。結果樹的修剪目的是調節樹勢、增加光照與通風,剪除過密的枝條、病枝(尤其是潰瘍病的枝葉),機械傷害枝條、衰弱枝條。但修剪量不可超過枝葉總量的15%。修剪應配合施肥及其他土壤管理,如樹勢過度旺盛、行疏枝外并應減少施氮肥。樹勢衰弱,則行短截修剪,并配合多施氮肥,及有機肥、灌水等,才能達到管理目的。
四、主要病蟲害
1、毒素病:為臺灣柑桔產業大敵,由苗木接穗及蚜蟲、木媒介昆蟲傳播,也可經由栽培管理的機械傳染。葡萄柚植株在養分、水分呈現逆境時最易發病,表現出葉片黃化。在秋冬季呈現出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的癥狀,果實生長畸形,呈不對稱狀,果頂部分不轉色或轉色不佳。葡萄柚感染毒素病,無法根治,預防方法為選不帶病苗木在清潔地區種植,加強田間病蟲害防治,避免媒介昆蟲傳播,一旦發現病株,則挖掘燒毀。加強肥培管理,使植株強壯,延長樹齡,若果園感病率達10%以上,不可再種植。
2、潰瘍病:癥狀如柑桔潰瘍病。防治方法為:苗木剪除帶病的枝葉,或修剪時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燒毀,果園種植防風林,也可利用檳榔遮蔭防風,減少受傷,在雨季可噴4-4式波爾多液等藥液治療。
五、采收貯藏
果實于11月下旬陸續采收,最遲12月中旬采收完畢。采收時避免受傷,采收后通風失水2~3天,套上0.03毫米厚的塑膠袋,立即裝箱,置于陰涼通風處貯藏后陸續出貨,最遲可貯藏到4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