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幾年伊犁地區葡萄霜霉病發生較重,農民一般都是在霜霉病發生后,才采用內吸治療性殺菌劑進行防治,往往打十幾次藥,效果不理想還為生產無公害產品帶來隱患,伊犁州植保站從2002年開始在葡萄霜霉病發生前期采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二者的配合使用是綜合防治的重要內容
葡萄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防止某些病蟲害進入本區域。植物檢疫、無毒組培苗木、種苗消毒等,都屬于第一道防線。象葡萄根癌病嚴重危害葡萄,應切實加強引入葡萄苗木前的檢疫,把好第一道關。
第二道防線是本地原有的病蟲害。要充分減少病原基數,降低菌勢,防止災害性發生。在發病前和病蟲害的防治關鍵期使用保護性殺菌劑,是第二道防線的最為重要的內容。種植抗病抗蟲品種、切實抓好栽培管理技術環節等,都屬于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是減少和降低病蟲害爆發成災的幾率。最為重要的措施是病蟲害的化學防治。對于病害,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的配合使用是科學的施藥方式。
從成本考慮,第一道防線成本最低,第二道防線最合算,第三道防線是不得已的辦法,成本最高。
所以說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的配合使用是綜合防治的重要內容,保護性殺菌劑是基礎,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的配合使用是控制災害的關鍵。
單純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和單純使用內吸治療劑都有其片面性,尤其是單純使用內吸治療劑,會出現抗性上升、殘留超標等公害,這是現代農業生產中生產安全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絕對禁止的,也與現代文明的環境保護觀念相悖。所以生產無公害食品,要求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的配合使用。
二、二者的配合使用是科學施藥的重要內容
1.對癥施藥
對癥施藥包括兩方面:在葡萄霜霉病發生時,針對性使用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在防治病害的關鍵期使用藥劑,尤其是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如在葡萄生長后期,白粉病、灰霉病等同時發生,如果前期病害控制的很好,這時使用保護性殺菌劑,比如大生M45、噴克42SC,可以同時防治三種重要病害,只用保護性殺菌劑就可以;如果某些病害已經發生,首先針對性使用1次內吸治療劑,而后再使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防治。
2.適時用藥
適時用藥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抓住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充分發揮農藥的潛能。
3.保證施藥質量
噴藥時必須均勻、周到。葡萄的葉片大,病害集中在背面,必須選擇展著性優異的殺菌劑。
4.藥劑的輪換使用
農藥的輪換、交替使用一方面阻止或減緩抗性的產生;另一方面,輪換用藥可有效減少某一種化學農藥的殘留。前期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壓低菌勢(針對多種病害);中期以保護性殺菌劑和和治療性殺菌劑配合使用,會壓低菌勢和減少病害大發生幾率;后期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調控病害防治的綜合防治效果,保證食品安全(葡萄套袋后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可防治多種病害,且不會污染果實)。
5.農藥的安全間隔期
有些內吸治療性殺菌劑,不但能通過傳導進入果實,而且持效期比較長,易造成殘留超標問題,所以,必須嚴格按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果實生長的中后期,以保護性殺菌劑為主(尤其是套袋果實),可以有效減少農藥殘留,保證食品安全。
農藥的使用原則是:不使用或少使用農藥,如果使用必須科學使用,并且應根據葡萄品種抗性、氣候、以往病蟲害發生的狀況,確定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