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希姆勞特葡萄品種屬歐美雜交種,2002年從四川成都引入我市,定植在永州市寧遠縣柏家坪鎮都堂嶺村鄭國輝葡萄園。經3年栽培試驗觀察,該品種的品質、豐產性、抗病性等性狀在當地表現良好,是一個優良的早熟、高產、優質、經濟性狀特好的無核葡萄品種現將引種,適合南方種植。
1、當地氣候
當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361.8~1486.0mm,80%的降雨量集中于3~7月中旬。一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29.5℃;年日照時數1510~1760h。建園前該地種植水稻。土壤沙質壤土,土層深厚、土質松疏,肥力中等,PH值6.0。排水條件良好。種植面積667平方米。
2、引種表現
2.1植物學特性:主干生長快,種植時主干2.52cm,第2年6.71cm,第三年達13.02cm,節間短,平均3.45cm,粗壯葉片掌狀,2淺裂。葉緣有粗細齒,長11.73cm,寬13.53cm,寬大于長,葉柄平均長6.8cm。漿果橢圓形,無核。
2.2物候期
希姆勞特品種具有萌發早,生育期短,漿果特早熟等特性。從萌芽成熟只需102d,成熟期比當地主栽品種滕稔葡萄早20d,漿果在6月中旬即可食用,6月25日達到充分成熟。
2.3生長結果特性
植株生長勢強。發枝率69.8%,結果枝率75%,結果系數1.9,座果率高,副梢花芽少,栽后第2年平均產量514.5kg/畝,第三年平均產量1204.0kg/畝,比當地主栽品種滕稔1017.0kg/畝高227kg/畝。
2.4果實經濟性狀及品質
希姆勞特品種經濟性狀表現好,每株平均9.3穗,每穗582.5g,單粒重5.1g,果色呈透明乳黃綠色,內質硬脆,耐貯藏,而且品質好,經測定可溶性固形物每100ml含18.0%,總糖16.09%,總酸度0.78%,食用時,有一種濃香味,清甜可口,成熟期特早,價格高(10元/kg),經濟效益好(12440.0元/畝)比滕稔品種的經濟價值(4068.0元/畝)高8372元/畝。
2.5抗病力
一般認為,歐亞種葡萄抗病性普遍較弱,極易感染真菌病害。我們采取增施P、K肥,清園、套袋,減少漬水,化學防治等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葡萄黑痘病、炭疽病、灰霉病等主要病害,基本不流行危害,表現極為抗病,但霜霉病和銹病有輕度發生。
3、栽培管理
3.1定植
栽前按南北走向挖定植溝,溝寬0.6~0.8cm,深0.6cm,溝底填入厚10cm秸桿,填入30cm表土,表土上再填入腐熟的有機肥(如人糞尿、雞,鴨糞、牛糞等)和P、K肥,翻2次,使其混勻,用量為500kg/畝,最后填入底土,保持5cm高,充分澆透水沉實。選用1年生健壯扦插苗定植,行距2m×1m,333株/畝,栽后即澆透定根水,采用蘺架栽培方式。
3.2管理
萌芽前,施尿素30kg/667平方米,促進植株萌發。3月、5月、8月、12月各追施復合肥,50kg/畝(其中5月份總施肥量約60%)。冬季修剪后,結合中耕施有機肥,用量為2000kg/畝。以后每年施肥與第一年的方法相同。果實膨大后期用亞磷酸鉀進行葉面施肥2次。春季及時排澇。病害防每年葡萄落葉后,萌芽有各噴一次石硫合劑加五氯酚鈉。開花坐果后各噴1次廣譜殺菌劑。以后每隔一周或雨后轉晴天即噴殺菌劑。
3.3整形修剪
采用獨龍干形整枝。苗木定植當年,當新梢長至30cm時,留一粗壯新梢,作主蔓,其它新梢全部剪除。新梢與地面成70°斜角,并用較粗的支柱固定。并在主蔓上選出6~8個側蔓作結果母枝蔓,留3~5個芽剪,其它副梢留一片葉反復摘心。冬前時,將副梢全部剪除,主蔓留0.8~1.0長。第2年萌芽后,及時去除主蔓50cm以下的新梢,主蔓50cm以上的萌芽按20cm間隔在兩側選留長勢健壯的新梢培養成結果母枝,弱枝疏除花序。新梢長至30cm左右時,進行綁架,使蔓均勻地分布于架面上。結果枝花序上留5~6片葉摘心,花序以上的副梢留一片葉反復摘心,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摘除。摘心能控制營養生長過旺,起到保花保果,提高品質和產量的作用。冬季修剪主要是選留翌年的結果枝蔓。一般對結果蔓留3~6個芽修剪。每株長期保持4~6個結果枝蔓。修剪時要疏除較細弱、有病蟲害、過密的結果枝和營養枝,以利通風透氣。以后每年按第2年的方法修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